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觀察
搜 索
吉爾吉斯斯坦人:漢語在吉正悄悄『崛起』!
2017-03-01 09:59:4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環球時報駐吉爾吉斯斯坦特約記者 陳小野】來到吉爾吉斯斯坦之前,《環球時報》記者和很多人一樣,沒想到這個中亞小國竟有如此多的『中國印記』。

  吉國目前的法定語言為吉爾吉斯語,日常生活中,俄語也是主要通用語。出乎意料的是,漢語正悄悄『崛起』。有一次,《環球時報》記者在首都比什凱克一家劇院門口遇見了一名吉國女孩莎娜爾。彼時劇院將上演中國雜技,她在門口打轉苦於不知從哪裡買票。看到記者後,她先用俄語詢問了一番,無奈記者的俄語實在不夠用,於是用英語回答,這回換莎娜爾面露難色。隨即,她仿佛想起了什麼一樣,用極其流利的漢語問記者,得知記者是中國人後,兩人哈哈大笑。原來,莎娜爾不僅學過漢語,而且在一家中國公司任職。這次的事情並非偶然。在路邊的小蛋糕房、診所、超市,《環球時報》記者都遇到過陌生人用帶著口音的漢語,幫記者翻譯解決交流問題的情況。

  漢語已在當地如此普及了?後來記者得知,雖然吉國的面積僅與中國湖南省相當,人口只有600萬,但這裡已有4所孔子學院17個教學點。在中亞五國中,吉國是漢語推廣最有力的國家。『學漢語』在當地人看來很平常,因為他們知道,掌握漢語意味著能在中企謀得一份待遇很不錯的工作。

  除了語言,『中國武術』紮根於吉國也令《環球時報》記者印象深刻。最近,記者參加了一場在比什凱克國家兒童和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的『武林大會』,看到150多名當地青少年表演刀槍棍棒、長拳、太極。他們年齡大多在7歲至18歲之間,男女各半,個個身手不凡。吉爾吉斯斯坦傳統武術聯合會副主席娜塔莉亞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的師傅是中國松溪內家拳十三代傳人李建平,按中國的輩分算,這些表演的少年是李建平的『徒孫』。李建平是將中國武術正統傳播到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一人,2002年到吉教授拳法,先後收了兩批正式拜師的弟子。如今他的徒弟們已開班授課,繼續弘揚中國功夫。

  在喜愛中國功夫的吉國孩子中,卡納特算是很幸運的一個。2014年,他得到和自己的偶像成龍一起拍電影的機會,參演了《天將雄獅》。『這次經歷就像給我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的窗戶。』卡納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