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東瀛傳真
搜 索
福島去污接連受挫 怪機器人『不給力』?
2017-03-04 07:48: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蠍形』機器人行進在福島核電站2號反應堆內。(新華/美聯)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近來接連投放機器人,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調查取證輻射值和受損狀況。然而,多個機器人迄今『折兵』,以致去污工作遭遇遲滯。

  福島第一核電站去污事宜負責人增田尚宏2日說,希望有關機構在研發機器人過程中投入更多『創意』,使機器人終能『不辱使命』。

  【『損兵折將』】

  增田2日說,他們打算近期再次向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投放一個機器人,以便摸清熔化的燃料棒具體方位,以及2號機組結構性受損狀況,然後決定采取何種去污方法。

  『我們應該跳到盒子外思考(意指打破陳規),這樣纔能抵達(事故現場的)核心進行調查取證,查明熔化的核燃料蔓延至何處,』增田說。

  上月16日,東電公司曾向2號機組投放一個自走式『蠍形』機器人,但該機器人沒能如期抵達壓力容器下方,『折』在半路上。當時,這個裝有相機和輻射測量儀的機器人被障礙物卡得動彈不得。遠程操控機器人的工作人員認為,熔化的燃料棒和因地震損毀的設備部件阻礙了機器人前進。

  這不是東電公司第一個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調查中『折兵』的機器人。此前東電公司曾在1號機組內『拋棄』一個未能收回的機器人。

  多項調查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內的損壞情況可能比預期得更糟糕,去污過程預計持續數十年。例如在上月調查中,『蠍形』機器人在2小時內承受的輻射量便達到上限,隨後陷入癱瘓,而調查人員原本以為它能挺到10小時。

  【遭受指責】

  在2011年日本東部地震和海嘯中,福島第一核電站遭遇核事故,3個機組均受損。眼下,東電公司急需知道熔化燃料棒的具體方位,以及3個機組的各自受損狀況。鑒於該核電站內的輻射值超標,調查取證工作必須依賴機器人。

  除打算近期再派機器人查探2號機組外,東電公司還打算今後數周內向1號機組投放一個小型防水機器人。有關專家仍在研究如何對3號機組受損情況進行調查。

  東電公司稱,2月16日測得的安全殼內部通向壓力容器的通道上的輻射值約為每小時210希沃特,低於同月9日公布的、每小時650希沃特的2號機組內部最大輻射值。

  盡管所派機器人接連『損兵折將』,但東電公司表示,仍有信心在今年夏季敲定去污方案,2021年啟動去污工作。

  除了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調查上連連受挫,東電公司還因未及時報告新?縣柏崎核電站的重要設施耐震性不足問題,受到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嚴厲指責。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委員長田中俊一斥責東電公司『病得很重』。(楊舒怡)(新華社專特稿)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