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競選造勢遭歐洲抵制
【環球時報歐洲版駐德國特約記者 烏蘭】德國巴符州加格瑙市日前出於安全考慮拒絕土耳其司法部長參加當地的一次競選集會。之後,這座德國小城受到炸彈威脅。據路透社網站報道,3月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一次婦女集會上將德國同昔日的納粹相提並論,德土兩國的緊張關系昇級。
土耳其修憲牽動德國社會
4月16日,土耳其將舉行修憲全民公投,以決定國家政體是否從議會制轉變為總統制。在德國,生活著300多萬土耳其人,其中140萬人擁有雙重國籍,可以參加土耳其國內的競選投票。奧地利、荷蘭等歐洲國家也有很多土耳其人。
從歷史上看,為了爭取他們的選票,土耳其政治家不乏在大選之前去國外拉選票的先例。而這一次,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擔心,旨在強化總統權力的修憲公投會導致土耳其民主標准降低,紛紛對土耳其政治家的公投造勢亮起紅燈。
近期,德國以警方無法保障安全,或是經營者不肯出租場地等理由,使多位土耳其內閣部長在德國的造勢集會遭遇困難或被取消。3月5日,德國電視1臺的每日新聞節目(Tagesschau)播出了埃爾多安總統抨擊德國的視頻後評論說,許多德國人認為,土耳其政治家應該在土耳其本土參加選舉戰,而不是來到德國。
據德國N-TV網站報道,鄰國荷蘭拒絕了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參加本月11日在鹿特丹舉行的集會。荷蘭首相呂特表示,不歡迎外國政治家來荷蘭舉行選戰。另據《南德意志報》報道,奧地利總理克恩也提出,應該禁止土耳其政治家在歐盟搞選戰宣傳。
德土互懟或將引發新難民潮?
3月4日出版的《明鏡》周刊把德土矛盾與難民潮聯系在一起。評論說,土耳其在其境內至少擋住了300萬難民,這些人的目的地都是德國。如果德國邊境再次出現難民潮,今年秋天默克爾連任總理的機會就會大大縮小。土耳其不僅從『難民交易』中獲取數十億歐元的好處,還不時借難民問題向德國施壓,使默克爾政府陷於被動。
《明鏡》周刊認為,出於對難民潮的恐懼,德國對土耳其過於『卑躬屈膝』。例如,對土耳其政府摧毀庫爾德人的村莊、抓捕記者和平民等踐踏人權的行為,德國政府大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歐盟難民政策有助解脫桎梏?
在土耳其政治家被拒之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言辭激烈地批評德國,並以在德國發動起義相威脅,土耳其外交部也緊急召見德國大使,德國方面卻沒有妥協的跡象。3月6日,漢堡市政府以防火安全措施不達標為由,取消了有土耳其外長參加原定於周二晚間舉行的競選集會,再次讓土耳其政治家吃了閉門羹。
《明鏡》周刊文章的副標題是:『默克爾必須從與土耳其難民交易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文章說,確立歐盟統一的難民政策,歐盟不應該把抵制難民潮的安全邊界設在土耳其,應在希臘、意大利等國投入人力物力,在歐盟的外部邊界對難民進行注冊登記。
《明鏡》周刊認為,擺脫埃爾多安的桎梏,恰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