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多速歐洲』考驗歐洲一體化未來
2017-03-09 16:50:35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巴黎3月9日電(國際觀察)『多速歐洲』考驗歐洲一體化未來

  新華社記者 應強

  歐盟春季峰會9日在布魯塞爾拉開帷幕,歐洲一體化是此次峰會的重要議題之一,而『多速歐洲』預計將成為峰會上的熱詞。

  重提『多速歐洲』

  歐盟及成員國領導人近期頻頻提到『多速歐洲』。今年2月初在馬耳他舉行的歐盟非正式首腦會議上,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未來可能出現一個『多速歐洲』;3月1日在歐洲議會全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公布了關於歐盟未來的白皮書,白皮書包含了建設『多速歐洲』設想;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四國領導人6日在法國舉行的非正式會談中,表態支持『多速歐洲』。

  法德意西是歐盟中人口多、資格老的國家。這四國領導人在歐盟春季峰會前夕舉行會談,實際上是這幾個歐洲『核心國家』展現對歐洲一體化建設的決心。在這次非正式會談中,『多速歐洲』的概念再次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所謂『多速歐洲』是指以不同步調推動歐洲一體化繼續發展。在這一設想中,歐盟成員國將不再按照同一速度進行融合發展。有意願的國家可在防務、貨幣、稅收等領域加速推進一體化,而其他國家可以選擇不參與。一體化政策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從核心國家逐步拓展到其他成員國。

  這一設想源於歐盟的現狀和困境:歐盟內部一些重要議題涉及成員國太多,往往無法達成共識;歐盟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不同,往往不能同步實施一體化政策。

  回顧歐洲一體化發展歷史,『多速歐洲』並非新鮮概念。在歐洲債務危機肆虐之時,『雙速歐洲』『多速歐洲』等概念曾被多次提及。

  實際上,『多速歐洲』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已經得到實踐。1995年申根協議生效時只有七個國家,後來增加到26個國家;1999年歐元區成立時只有11個國家,現在歐元已經在19個國家流通。

  如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8日所言,『多速歐洲』已是既成事實,意大利贊成一個團結的歐洲,但事實上所有成員國很難一起繼續前行。

  無奈之舉

  盡管『多速歐洲』很早就遭到中東歐國家反對,但如今這一概念『老調重彈』,也實屬無奈之舉。

  去年以來,多重危機考驗歐盟一體化。英國『脫歐』、多國極右翼勢力和民粹主義勢頭上昇、美國新政府調整對歐政策,這些因素令歐盟隨時可能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在挑戰面前,歐盟必須拿出可行的一體化方案。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奧利維耶·德弗朗斯表示,歐盟僅能就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務達成『無力的一致』,根本不可能作出重大決策。盡管法德兩國希望所有歐盟國家能夠同步行動,但在當前形勢下已經不可能做到。

  羅伯特·舒曼基金會研究主任蒂埃裡·肖邦則表示,在邊境管控、反恐、共同防務等一些敏感議題上,由於涉及成員國主權,因此歐盟很難達成一致,這就需要一些國家發揮帶頭作用。

  機遇與挑戰並存

  『多速歐洲』方案顯然仍會遭到中東歐國家反對。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和總理格林代亞努7日表示,羅馬尼亞反對『多速歐洲』。約翰尼斯說,一個『雙速』或『多速』的歐洲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分析人士認為,『多速歐洲』有可能加劇西歐和中東歐的裂痕,從事實上造成歐盟的分裂,歐盟將名存實亡,可能會出現更多類似維謝格拉德集團這樣歐洲內部的『小團體』。同時,『多速歐洲』還面臨法國、德國、荷蘭等國今年大選結果和美國對歐政策不確定性等挑戰。

  回首來路,歐盟發展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是在曲折反復中不斷前行。一些專家認為,目前歐盟面臨的挑戰恰恰可能是走向成熟的機遇,世人樂見一個更為團結、穩定、繁榮的歐盟,但實現的過程注定充滿坎坷。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