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布魯塞爾:被譽為『歐洲首都』的國際城市
2017-03-11 11:11:34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案頭一張丁酉年正月初四的《人民日報》,比利時布魯塞爾小尿童於連身穿唐裝的照片映入眼簾。中國春節正在成為世界多國人民的共同節日,在五洲同慶中國新年之際,布魯塞爾刮起溫馨的中國風,續辦第二屆『歡樂春節』巡游活動,給聞名世界的小尿童於連換上了中國唐裝。望著小尿童身著盤扣唐裝的照片,思緒飄向多年前與這位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合影的情景,刻在記憶裡的深沈典雅並富有童趣的布魯塞爾,再次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位置優越,被譽為『歐洲首都』。多年前,曾分別由巴黎和盧森堡去比利時,兩次游覽布魯塞爾。這座城市位於其國境中部斯凱爾特河支流森納河畔,城市始建於公元6世紀,已有千餘年歷史。公元979年,以森納河流域為封邑的查理公爵在此修建要塞和碼頭,稱此地為『布魯奧克塞拉』,意為『沼澤上的住所』,布魯塞爾之名即由此演變而來。14世紀,布魯塞爾再建第二道城牆,形成保留至今的五角形城區。16世紀以來,先後被西、奧、法、荷所侵佔。1830年11月,比利時宣告獨立,定都布魯塞爾。現擁有人口107萬、面積162平方公裡;它不僅是比利時政治、經濟、文化與交通中心、全國第一大城市,也是全球知名的國際活動中心。它地處荷、比、法鐵路乾線心髒地帶,與巴黎、盧森堡、阿姆斯特丹、波恩、倫敦等城市均相距200-300公裡,處在歐洲多國交匯點,且交通十分便捷,因此被譽為『歐洲首都』。我們到市中心中央火車站游覽,看到這是一個國內外綜合鐵路樞紐,這裡有開往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的『歐洲之星』與『大力士』等高鐵列車,車站采用英、法、德、荷等多種語言廣播,是個典型的國際性火車站;其國際機場距市中心只有15公裡,200多條航線通往歐洲及世界各地。歷史上,布魯塞爾是歐洲多國擺兵布陣的重地。我們曾去布魯塞爾南18公裡索瓦尼森林盡頭的滑鐵盧古戰場,站在40米高的獅子山丘上,想象發生在1815年6月18日那場戰爭的慘象。那是由法國皇帝拿破侖率軍與英、普盟軍對決的有30萬人馬參戰的戰爭,英國公爵惠靈頓與普魯士元帥布呂歇爾任盟軍統帥,最終,拿破侖戰敗。法國文豪雨果在《悲慘世界》中這樣論及滑鐵盧之戰,說那是一場『二流將軍打勝了一流戰役』的戰爭,『失敗反把失敗者變得更崇高』。盡管拿破侖自言:『我真正的光榮並不是打了40次勝仗。因為一次滑鐵盧就把它全抹掉了。』但歐洲人念念不忘拿破侖,贊同他統一歐洲的思想,連被侵略的比利時人都以非凡的氣度在滑鐵盧古戰場附近豎起一尊拿破侖雕像。一位當地老者說,拿破侖是不被忘記的政治家,『歐洲自由地分裂成許多國家,但也可以統一後享受內部自由。成立歐羅巴合眾國,歐洲和平就實現了』。老者贊同拿破侖此言。游客看到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宏偉高大的現代化大廈,也聯想到拿破侖的預言。

  當今的布魯塞爾,是一座高度國際化城市,歐盟總部及其主要機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400家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大型跨國公司總部均設在此地,這裡的外國人約佔城市人口1/4,多達82種國籍,它享有『人類博物館』的稱號。每年有數千個國際會議在此舉辦,著名的世界博覽會曾先後在此舉辦4次。1958年的布魯塞爾世博會是二戰後舉行的第一屆世博會,由9個直徑18米鋁球組成的表達微小原子概念的原子塔是這屆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築,吸引著許多游人,游客可乘電梯到達離地面100米高的頂端圓球觀景,也可進入其他各圓球參觀太陽能、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術及天文氣象展覽。人們游覽原子塔,再三思忖著『戰爭與和平』這個與人類生死攸關的深刻主題。

  城市大廣場是『世界文化遺產』。布魯塞爾作為國際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有眾多旅游景點,滑鐵盧古戰場、原子球博物館和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小尿童於連雕像是游客追逐的三大著名景點。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大廣場』是游客必去的地方。我們兩次赴比利時,也兩次游覽了這個『大廣場』。廣場建於公元12世紀,長110米,寬68米。周圍屹立著40座中世紀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及路易十四時代的建築,來到這裡有宛若置身於中世紀的感覺。大廣場花崗石鋪就的簡約地面,風格迥異的建築,密布的畫廊與畫攤,馬克思、雨果、拜倫和莫紮特等世界偉人與藝術家在這裡的故居……均以多彩的風姿顯示出這座城市昔日的輝煌。布魯塞爾大廣場早被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廣場』。1998年,大廣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精美恢弘的布魯塞爾市政廳。大廣場有一座典型的古代弗蘭德哥特式建築,始建於1402年,歷經78個春秋,直到1480年纔竣工,它就是空靈高聳、造型美觀的市政廳。廳頂建

  有高91米的鍾塔,塔頂還有5米高的城市守護神聖.米歇爾雕像。當年的市政廳除了行政功能外,還是新人婚禮的見證地。市政廳拱門上有百餘尊栩栩如生的雕像,進入廳內,只見蜿蜒而上的雪白大理石樓梯,天花板上繪有精美絕倫的圖案,房間裡懸掛著藝術掛毯,走廊裡布滿繽紛的壁畫,這裡有比利時本國和法、西、荷等多國歷史名人畫像。

  歷史的見證者天鵝咖啡館。它是位於市政廳左側的一座5層樓建築,建於1698年,原為一家旅館,門楣上裝飾著一只展翅欲飛的白天鵝,高雅華貴,別具一格。1845年春,馬克思與恩格斯先後從巴黎遷居布魯塞爾就住在這裡,咖啡館成為兩位革命導師的重要活動與寫作場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偉大著作先後在此問世。現在,這裡成為社會名流聚會的咖啡館。

  精美的『國王之家』。在市政廳對面,即大廣場西北面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築,就是『國王之家』(King「s House),又稱路易十四行宮。它是法國侵佔比利時後修建的,始建於16世紀,1873年重修。這裡最初是布匹和面包市場,從未住過國王,後又作為行政與司法中心,以西班牙國王名義征稅,被稱為『國王之家』。其規模雖比市政廳矮小,卻是僅次於市政廳的精美哥特式建築,那拱形的門窗、屹立的廊柱、鏤雕的欄杆、巍峨的尖塔以及矗立在塔頂的諸多雕像,呈現出和諧、均衡、輕盈、優美的獨特風格。如今,這裡作為城市博物館,陳列著陶瓷、黃銅、白金器皿與裝飾極品,3層展出了各國贈送給城市『第一公民』小於連的300多套服裝。市立博物館右側建築多用作咖啡館與飯店,陽臺上擺滿了鮮花。

  雨果人生的重要驛站『鴿子之屋』。位於『國王之家』左側的『鴿子之屋』或稱畫家之屋,建於17世紀,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1852年流亡布魯塞爾曾住過的地方。流亡期間,他寫出許多檄文,為不朽名著《悲慘世界》奠定了堅實基礎。布魯塞爾是雨果人生的重要驛站,他酷愛布魯塞爾大廣場,在晚年著作中多次稱這個大廣場是『歐洲最美麗的廣場』。

  風格獨特的布拉邦特公爵館。廣場東側是與廣場等寬的布拉邦特公爵館,因其正面裝飾著歷代布拉邦特公爵的胸像而得名,其建築風格與廣場上多數建築不同,呈現古典韻味十足的巴洛克風格,矩形屋頂,半月形門楣上有精細浮雕,凸顯對稱美。布拉邦特曾是比利時北部與荷蘭南部的公國,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一世冊封該地領主為公爵,法國大革命後此公國不復存在,之後,原區域分別成為荷蘭與比利時的省份。現在,我們看到這座建築朝向廣場的一面設有很多餐飲店,前面布滿了繪畫攤檔。

  大廣場周圍還矗立著17世紀各種職業行會的舊址,當今在這些中世紀的石質建築裡,巧克力店、鮮花店、藝術畫廊鱗次櫛比,經歷過滄桑巨變、擁有近千年閱歷的大廣場,如今已是全市繁華地帶、市民與游客的活動中心,音樂會、聲光奇觀、溜冰表演及古裝隊列行進儀式會依不同季節在大廣場輪番上演。特別每兩年8月會在大廣場舉辦『鮮花地毯節』,用數百萬噸繽紛花瓣拼綴的『鮮花地毯』,奇美醉人。真是『世上最華麗的劇場』,令人想起法國先鋒派作家科克托對大廣場的贊語。『布魯塞爾大廣場是一處卓越的公共和私人建築混合建築群,大部分建築建於17世紀晚期。這些建築生動詮釋了布魯塞爾這一重要政治、商業中心的社會和文化生活水平。』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布魯塞爾大廣場做出這樣的的評價。

  布魯塞爾擁有歐洲最精美的建築。走出大廣場後,又在市中心參觀了建於200年前的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這是一座華美的羅馬式建築;接著去大廣場附近的聖胡伯特購物長廊漫步,十分欣賞那裡華麗的玻璃頂棚和輕快明亮的購物環境;之後,又觀賞了持續建造60年纔落成的聖.米歇爾大教堂,它集羅馬與哥特建築藝術於一身,教堂內部色彩鮮艷、人物栩栩如生的高大花玻璃窗令人震撼。深感布魯塞爾的每個角落都湧動著藝術的元素。

  充滿童趣的『歐洲漫畫之都』。首先,這裡有蜚譽全球的『人物』——小尿童於連。

  走出大廣場,來到附近的埃杜裡弗小巷,一眼就看到布魯塞爾『第一公民』於連塑像。這尊建於1619年約半米高的銅像是布魯塞爾的標志性雕塑,頭發卷曲、鼻子微翹、挺著圓圓小肚正在撒尿(與噴泉相連,實則撒水)的小男孩名叫於連,關於他的故事,當地民間雖有多種版本,但以他撒尿澆滅了外國入侵者導火索、拯救了整座城市的傳說流傳最廣,他在民間就是一個5歲小英雄的形象。我們望著小於連純真的面容,興奮地與他合影留念。導游說,1698年,路過這裡的巴伐利亞總督見他赤身站在刺骨寒風中,便賜給他一套金絲禮服。此後,各國政要紛紛效仿,先後贈給小於連300多套服裝。在城市博物館展出的於連服裝中,看到兩套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和傳統的中國唐裝。丁酉年春節,小於連穿的就是那套對襟盤扣、有圓圓中國圖案的漂亮唐裝,難怪引來那麼多游人爭相與他合影。

  其次,這是一座譽滿天下的漫畫城市。這裡有歐洲新藝術建築的代表作漫畫博物館,館內有近700位漫畫家的傑作,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創作的《丁丁歷險記》早已成為其國家名片,尋找丁丁和藍精靈的家,成為許多滿懷童趣的游客來到布魯塞爾的渴望。《丁丁歷險記》是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時報紙上雙周連載的漫畫,它講述了一個梳著『一撮毛』發型的名叫丁丁的小記者與其忠實搭檔——小狗『白雪』及其伙伴阿道克船長、向日葵教授、偵探杜邦兄弟一起周游世界,懲惡揚善,歷險探奇的精彩故事,至今包括中文在內已譯成58種文字,總銷量逾2億冊,自丁丁問世至今,他已經88歲了。要尋找哪座城市能瞬間喚醒人們內心的那份純真,毫無疑問,非布魯塞爾莫屬。當地導游說,每個比利時人都看過《丁丁歷險記》。我們沿著大廣場向西,剛走幾個路口,一抬頭就看到丁丁、『白雪』、大胡子船長正喘著氣從樓梯上往下跑的畫面。這座散發著中世紀古典風情的城市也是卡通人物丁丁和藍精靈的故鄉,因此布魯塞爾也被稱為充滿童趣的『歐洲漫畫之都』。20世紀,比利時還有一位超現實主義畫家勒內.馬格裡特,在布魯塞爾馬格裡特博物館瀏覽,深感其畫作所含符號語言令人匪夷所思,當然,其畫作中的幽默與詼諧也令觀眾不禁發笑。

  布魯塞爾不僅擁有很多博物館和美術館,還建有規模很大的城市圖書館,市民或游客可以任意出入,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只見裡面設有嬰幼兒閱讀專區和舒適的成人閱讀區,許多人在那裡靜靜地讀書,在街頭密布的書店裡也見到很多專心讀書的人,此景令人為之一振。在這個被電子產品、網絡游戲等花樣繁多的娛樂設施充斥的年代,在歐洲多個城市常見捧著書本專心致志的閱讀者,和在國內所見幾乎人人眼盯手機的景象形成極大反差。前者令人頓生崇敬,後者讓人不禁懮慮。真想重復高爾基那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馮霄/文於世文/攝)

責任編輯: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