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3月28日電 題:歐洲岔路口,迷霧重重
新華社記者 桂濤
英國將於29日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在英國全民公決退出歐盟九個月後,『脫歐發令槍』終於打響。
英國『脫歐』究竟會是英國與歐洲的『雙輸』斗狠,還是英國擺脫歐盟束縛、擁抱全世界的必要陣痛?究竟是歐盟崩潰前『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還是推動歐洲變革的一次及時警醒?歐洲岔路口,迷霧重重。
可以預見,英歐在移民、關稅、『分手費』等敏感復雜議題上的談判難度不小。輿論猜測,今年是法國與德國大選之年,為防范可能再度出現的對歐洲一體化的衝擊,歐盟在對英國的『脫歐』談判中會盡力表現出強勢,以儆效尤。英國如果想要順利按照之前擬定的目標『脫歐』,勢必在談判桌上面臨一場惡戰。
對英國而言,『脫歐』考驗英國人對外開放的決心與勇氣。去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後,國內經過長時間『統一思想』的過程,各方在是否舉行二次『脫歐』公投、是否『硬脫歐』、政府與議會誰有權打響『脫歐』發令槍等問題上最終達成一致,英國經濟也並未如此前預計的那樣遭受嚴重衝擊。
英國正式啟動『脫歐』之際,正逢全球范圍內『逆全球化』風潮湧動,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有人擔心,在右翼思潮影響下,英國及其它可能步其後塵、選擇『脫歐』的國家會將關上對歐洲和世界開放的國門。比如,英國移民政策收緊,就引起了一些人對英國政府『反全球化』的批評。有人質疑,英國究竟能否如自己所說,選擇『脫歐』是為了更好地擁抱世界?
此外,選擇『留歐』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正彌漫一股獨立情緒,英歐談判達成什麼協議將直接決定『脫歐』之後是否會出現『脫英』,這讓即將開始的談判顯得更加棘手敏感。
對歐盟而言,『脫歐』考驗歐洲人調試一體化進程的遠見與智慧。3月25日是《羅馬條約》簽訂60周年,這一條約被視為今日歐盟的奠基石。走過一甲子,今年既是歐盟的大慶之年,更是反思之年:民族國家與一體化如何適配?一體化擴張的步子應該邁多大?『多速歐洲』的設想能否重振歐盟?
歐盟要繼續前進,不僅需要勇氣和膽量,還需要推行改革應對新形勢。在慶祝《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紀念活動上,除英國外的歐盟27國領導人發表《羅馬宣言》,指出歐盟成員國將以不同的速度和必要的程度共同行動,朝共同的方向努力前行。同時,歐盟宣誓讓民眾在擴大後的聯盟中受益,『團結在一起,更加強大』。不過,『多速歐洲』之路能走多遠,能否彌合歐盟內部發展裂痕、促進團結,前景尚不明朗。
現實充滿挑戰。而歐洲正站在這充滿挑戰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