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特約記者 趙雪湄):在經歷9個月的『內部走流程』的復雜程序後,英國終於正式和歐盟『分手』。當地時間3月29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致函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確認觸發《裡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脫歐』程序。從大的方面說,英國的離開,無疑將給歐洲一體化進程帶來深遠影響;從小的方面說,英國『脫歐』將給英國民眾包括當地華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衝擊。記者采訪了三位在英華人,聽聽他們對『脫歐』的利弊怎麼看。
采訪對象:劉建一
身份:一家電工產品公司的總經理
我們這家公司在中國生產然後賣到英國來,現在已經成了亞馬遜的品牌產品。『脫歐』之前,我和英國的同行們交流,他們大都不主張『脫歐』,認為英國最好還是留在歐盟,他們的觀點代表了比較理性的一派。但很多英國人完全不聽精英層的意見,跟政府死磕,使得『脫歐』成為事實。我們對這個結果都比較失望。
『脫歐』帶來了很多問題,首先是英鎊匯率下跌,這意味著我們進貨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也意味著我們將來要想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就要多交稅。這筆錢怎麼來付?沒有人來回答;再者,英國人要到歐洲旅游恐怕也得辦簽證了。歐洲南部生活著一二百萬英國人,過去他們可以享受歐盟的醫療待遇,但『脫歐』以後他們的福利待遇就成了未知數。
另外,英國從歐盟進口的物品也不會再享受最優惠的價格了,這樣一來,英國方方面面的成本無形中要上漲,比如蔬菜和水果的價格要漲。這些問題是政治家要考慮的,老百姓不在乎,所以也就只能吞下惡果,現在也許還體會不深,但是他們已經有感覺了。英國人去歐盟旅游要多付不少錢,當然也可以吸引歐盟游客到英國來,但畢竟有限。
還有個不好的消息,聽說很多大銀行本來以英國為基地,面向歐洲市場,但『脫歐』以後這一優勢將不復存在,所以好多大銀行和大公司作了搬到歐洲大陸去的准備,這種趨勢已經有了。『脫歐』對英國的教育也會有影響,比如一些研究項目會面臨經費縮減,因為英國不少大學的研究經費來自歐盟;還有,歐盟的醫生、護士來英工作,『脫歐』之後都面臨要離開的局面;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英國政府還沒有拿出一套很好的方案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