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 孫琪)3月29日,DNA之父、美國生物學家、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接受了新華社專訪,並就治愈癌癥等一系列話題展開對話。
人類離癌癥還有多遠?『用不了100年』
此次到訪中國,已經是沃森的第四次『中國之行』。談及此行的目的,沃森明確表示要在中國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沃森生命科學中心』。
『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國研發讓每個人都能支付得起的癌癥療法。我們正在努力讓癌癥治療更加便宜、副作用更少、人們痛苦更少。』沃森說。
人類離治愈癌癥還有多遠?沃森說,研究如何治愈癌癥一直以來都是他的關注點。『人類了解癌癥已經超過10年,希望我們能夠在未來50年內治愈它。』沃森說,『我覺得人類不會花上100年那麼久纔去治愈。』
如何看待『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這是很大的跨越』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人們通過沃森和克裡克發表在《自然》雜志上僅1000餘字的論文,更清楚地了解遺傳信息的構成與傳遞途徑,『生命的秘密』逐漸被揭開,人類了解生命、探索生命的過程更加清晰。
近日,由中國科學家參與的『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組計劃』實現了人工合成真核生物釀酒酵母的全部16條染色體,意味著酵母的生命『源代碼』可以完全由人工編寫。沃森也關注了這一合成生物學研究的進展。『我認為這是很大的跨越。』沃森說。
『生命是個很復雜的有機體,實驗中只有一個細胞的設計和合成。』沃森說,『對基因的了解加深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去了解疾病、治愈疾病。』
人類未來能否更加長壽?『我現在的目標是活到90歲』
隨著人類對生命的認識不斷加深,人類也在不斷嘗試『刷新』人類壽命。美國《時代》發表的《長壽的新時代》文章稱,得益於醫學和科學領域取得的進展,我們的生命正在延長,讓更多人活到100歲、甚至更長正在變成現實。
基因研究能不能讓人類更加長壽?
89歲的沃森給出了幽默的答案:『我現在的任務就是活到90歲。』
『我覺得我們不一定要活得那麼長久。有人會覺得很有必要,但是我認為活得久的代價是昂貴的。你活得長,你可能要吃更多藥,你要花錢修復你的膝蓋。』沃森說,『雖然我現在還能慢跑,還能快速地跑步上樓梯,但是我不會願意坐著輪椅活。』此時他又露出了招牌式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