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仁川市長劉正福接受中國網專訪。中國網李智攝
中國網新聞3月29日訊(記者 李智)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期間,出席論壇的韓國仁川市市長劉正福接受了中國網的專訪。中韓兩國自古就是一衣帶水的友鄰,自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在各個領域都取得快速發展。
城市之間合作有助於兩國關系發展
仁川市是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市唐人街是韓國最大的華僑居住地。當前,仁川已經與我國的丹東、天津、大連等多個城市建立友好關系。劉正福對中國網記者介紹,仁川還在加強與山東省、重慶市、河南省等11個中國省市的交流與合作。
他說:『自2014年就任仁川市長以來,我就一直強調與中國城市交流的重要性。仁川是韓國國內第一個(2015年7月)設立中國專組(中國協力擔當官室)的城市,並作為中韓FTA經濟合作示范區,在威海市設立了仁川館,以「仁川裡的中國,中國裡的仁川」為目標,推進仁川-中國項目。』
劉正福認為,無論在經濟還是歷史、文化、藝術等領域,擴大多樣化的人文交流,促進城市之間產生共鳴,都會有助於解決國家間的各種問題,『仁川市將繼續推進「中韓人文交流主題城市項目」,並作為經濟、社會、文化領域的中韓交流中心,堅持做好自己的工作。』
全球化: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2015年12月20日,中韓FTA正式生效,這也是兩國經貿往來和全球化進程的成果。劉正福表示,中韓FTA給韓國和中國經濟帶來未來增長動力,通過擴大招商引資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
他還指出,這有助於構建全球范圍的FTA網絡,並為主導東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帶來機會。
事實上,當前部分國家和地區『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引起廣泛關注,本屆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就是『直面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未來』。劉正福認為,亞洲在經濟、文化領域發揮能力的空間擴大到了全球范圍,從這點上看,全球化確實是提供新的機遇和發展動力的因素。
『但是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也出現了英國退歐、貿易保護主義等現象。我認為全球化的發展應當以重視合作、共生、和諧的亞洲價值觀為前提,』他強調,『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多邊主義和開放政策建立更加密切的戰略合作關系,實現經濟穩定和發展。』
在劉正福看來,全球化使全人類網絡化變得可能,『讓普通公民也都加入到信息的開放和共享,它正在快速改變我們的生活。』
『一帶一路』建設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今年5月,中國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劉正福向中國網記者提到了一句令他印象深刻的話,『習近平主席曾強調了「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他還提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曾經說過,『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平等互利方式,尊重沿線國家的自主選擇。
當前,不少韓國人了解並且關心『一帶一路』戰略,劉正福指出,包括仁川在內的韓國地方政府也在探討『一帶一路』是否能讓中國與韓國、朝鮮、日本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並且正在研究具體的參與方案。
『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問韓國時提出,中韓海底隧道建設會是一個切入點,』他表示,『仁川和威海的距離為341公裡,這是中韓海底隧道的最短距離,仁川市非常關注這個項目。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中韓經貿交流和合作深化發展,海底隧道也變得更加重要。』
對於5月的高峰論壇,劉正福十分期待,『相信韓國的新政府會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