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東瀛傳真
搜 索
安倍為軍國主義背景教材開綠燈 被質疑教育右傾化
2017-04-10 08:56:0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日本民眾日前在位於東京的國會大樓外手舉標牌集會示威,譴責安倍政府政策,並要求安倍辭職。

  核心閱讀

  日本安倍內閣日前通過一份國會答辯書,宣稱不排除在學校教材中采用日本二戰前的《教育敕語》。3月31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新版『學習指導要領』,在中學體育課程中,新加入日本軍國主義時期日軍作戰訓練的重要科目—— 『拼刺刀』。日本教育近期頻頻出現的恢復『戰前思想』的舉動,反映出日本政治右傾化不斷加劇,引起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警覺。

  企圖『翻案』 ——安倍政權再提《教育敕語》

  《教育敕語》頒布於1890年,是明治天皇對臣民的訓誡。它以天皇口述的形式提出了『十二種美德』,要求子孫臣民永遠奉守。除孝敬父母、友愛兄長、夫妻和睦等內容外,其核心主張為『忠君愛國』,要求國民能夠為『皇室的永存而獻身』。戰爭期間,《教育敕語》被政府利用教導國民『奔赴戰場,敢於為天皇奉獻生命』,成為軍國主義教育的支柱。

  二戰結束後,盟軍下令禁止日本學校『奉讀』和『神化』《教育敕語》。1948年,日本國會通過決議,廢除《教育敕語》。《教育敕語》由此失效,並被《教育基本法》代替。

  引發這部被廢止的《教育敕語》再受關注的,是安倍內閣的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由於卷入森友學園『地價門』丑聞,她被起底曾對該幼兒園要求孩童背誦《教育敕語》表示稱贊。在接受國會質詢答辯時,她毫不諱言認為應該繼承《教育敕語》代表的精神。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其夫人安倍昭惠都對森友學園的右翼思想教育非常肯定。安倍昭惠不僅曾經出任森友新設小學的名譽校長,還在訪問幼兒園時『為校方的愛國主義教育理念感動落淚』。

  據《東京新聞》報道,時任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也曾在3年前的國會上稱『《教育敕語》裡面的內容有著跨越時代的普遍性。從這個角度來說,用作教材也是無妨的』。

  招致批評——『「拼刺刀」讓人覺得恐怖』

  這些言論遭到了在野黨的批評。日本共產黨議員大平喜信在眾院會議上表示,不能將《教育敕語》作為道德教育的教材,應該告訴人們的是《教育敕語》是怎樣把孩子們送上戰場的歷史。

  就連自民黨眾議員船田元也看不下去,在博客中質疑政府允許將《教育敕語》用作教材的內閣答辯書,稱《教育敕語》『被公認是一種戰前軍隊和政府的思想統治工具』。『有很多民間故事和逸事可以作為道德教育的內容,看不出一定要使用《教育敕語》的理由。』

  《教育敕語》風波未平,日本文部科學省又宣布,在新版『學習指導綱要』中學體育課程中加入『槍劍道』。

  所謂『槍劍道』就是俗稱的『拼刺刀』,是一種用木制刺槍來刺擊對手咽喉、左胸等要害的武術。由於存在一定的危險性,訓練時需要全身佩戴專用防具。『拼刺刀』原本是二戰時日軍日常訓練科目之一。

  文部科學省2月公布的新版中學『學習指導綱要』草案,並沒有提到『槍劍道』。在草案征集意見期間,全日本刺槍術聯盟向文部科學省體育廳提交申請,要求在綱要中新增該項目。目前,日本全國已有一所公立中學開設『槍劍道』。

  綱要公布後,立刻在日本引發批評聲浪。有日本網民說,『槍劍道』是一種『殺人武術』,將這種攻人要害的武術加入『學習指導綱要』的做法不妥。

  日本新潟縣知事米山隆一反對將『拼刺刀』列入中學體育教育。他說,柔道等綱要中提到的其他項目規則相對較為完備,競技人口也相對較多,是公認的體育項目,而『拼刺刀』卻不然,『只能說與時代不符,讓人覺得恐怖』。

  引發關注——警惕日本恢復戰前價值觀

  專家認為,體現戰前思想的《教育敕語》再次受到某些政權核心人物追捧,是近年日本政治右傾化的具體表現。基於對戰爭的反省,日本教育界戰後長期將民主主義視為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大學研究也自覺與軍事目的保持距離。而安倍晉三2006年第一次執政後,就修改實行近70年、被視為教育憲法的《教育基本法》,強調『愛國心』教育。2012年再次執政後,又以教科書修訂為中心推進『歷史修正主義』。2014年修訂『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書』,將與中韓兩國存有爭議的領土稱為『日本領土』明確寫入教科書。在中小學歷史教材中,刪去了此前顧及戰爭受害國國民心情的『近鄰諸國條款』。

  《紐約時報》駐東京記者索布爾認為,雖然類似森友學園這樣的教育機構在日本並不多見,卻是日本政治和社會右傾化的象征,這在美國也引起了高度關注。

  通過歷史教育重新評價明治維新以來的日本近代歷史,拋棄所謂『自虐史觀』,是安倍政權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的前奏。安倍第二次上任後,每年以供奉『玉串料』即捐贈祭祀費的形式參拜靖國神社,並執意於2013年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201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70周年之際,發表所謂安倍談話,不承認侵略歷史,而是將戰爭中日本對亞洲國家犯下的罪行,說成是在當時國際秩序推動下不得已而為之。

  與此同時,安倍內閣還渲染周邊國家威脅論,為擴充軍備尋找借口。2014年7月,通過有關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變相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2015年9月,不顧民眾反對,國會強行通過新安保法相關法案,改變日本戰後『專守防衛』的安保政策。

  《朝日新聞》發表社論認為,安倍一直聲稱『擺脫戰後體系』、自民黨出臺復古的憲法修正草案、稻田朋美從總體上肯定《教育敕語》,不能不視為是政府對戰前價值觀的回歸。

  (本報東京4月9日電)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