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網友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對美聯航『暴力執法』的不滿。


另外,部分網友對美聯航電腦『隨機』選出的剛好是亞洲人表示懷疑。
美聯航為何屢犯『眾怒』
這不是美聯航第一次惹眾怒。兩周前,兩名女孩因身穿緊身褲而被拒絕登機,此事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女權主義者們的憤怒聲討。
不僅如此,美聯航還曾因種族歧視引起了穆斯林群體的強烈不滿。2015年,美國一名伊斯蘭女教職人員在搭乘美聯航時,空乘人員拒絕為其提供未開罐飲料,並稱該乘客『有可能把罐裝飲料當成武器使用』,這起事件是對穆斯林明目張膽的歧視,一時間,『抵制美聯航』的聲音在網上不絕於耳。
盡管已有前車之鑒,但美聯航似乎並不吸取教訓,此次強行拖拽乘客下機事件,再次將其推向了風口浪尖。
依據美國交通部相關規定,遭遇多餘乘客時,航空公司應該在主動要求客人下機之前,先在航班內尋找自願放棄的志願者。這名華裔乘客是一名醫生,第二天要為一位病人看病,雖然沒有配合工作人員下機,但警員也不應該強行將他從座位上拽下,並在機艙過道拖行,毋庸置疑這是暴力執法。
作為世界屈指可數的航空公司之一,美聯航的處事方法關乎自身的信譽和形象。美聯航首席執行官穆諾斯10日發表聲明,對這起令人沮喪的事件感到難過。芝加哥航空局同日發表聲明說,『該事件不符合我們的標准作業程序,航空安保人員的行動顯然不能被寬恕。』
其實,相對於美聯航簡單粗暴的做法,北美另一家航空巨頭則選擇了『從高到低叫價』的『玩法』。
比方說,一列票價為200美元的航班超載,需要一名乘客下飛機,則該公司會提出給1000美元賠償金,這時就會有許多乘客願意換乘來獲得這1000美元。隨後大家便開始競爭這個名額,有的乘客會表示只要800美元就願意換乘,而別的乘客為了競爭到名額則會降低到500美元就願換乘。直到叫到最低,沒有人願意接受更低的價格為止。這種『趕人』方式,既保證了航空公司利益損失最小化,又使解決過程氣氛輕松和睦,是值得借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