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天下博覽
搜 索
特朗普外孫女會背"三字經" 美國孩子怎麼學中文
2017-04-13 13:49:30 來源:中國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強調互動彼此說中文

  中文沈浸式學校的教學,打破了傳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更加強調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中文沈浸式學校裡,更強調互動: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分享,互教互學和團隊合作,讓學生自己成為知識的主人。比如,在復習所學中文詞語的時候,教師會讓學生每人寫一個學過的詞語在卡片上,然後站起來,找一個朋友進行造句練習,造完句子後兩人交換卡片,再去找新的朋友造句。在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並不是固定地坐在座位上,而是通過走動和有用的語言交流,讓學生的大腦始終處在興奮的狀態下,通過互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運用。

  因為是沈浸式教學,老師要求學生不僅僅跟老師用中文交流,同學們彼此之間也要說中文。為達到效果,很多老師紛紛想出辦法激勵學生在中文時間只講中文。有一位教師在教室裡采用『講中文的小超人』的鼓勵方法,為學生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說中文目標。在學生每次討論交流時,教師會走動旁聽並記錄學生有沒有使用中文。每周五,教師會統計學生一周內講中文的次數,達標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的頭像貼在『講中文的小超人』的海報板上,被選中的孩子還有特權選一天穿上『小超人』的披風在教室上課。種種的鼓勵方式,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孩子們講中文的熱情,也讓孩子們對自己的中文能力更加自信。

  一半以上時間中文授課

  中文沈浸式教學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全中文的學習環境,從教室布置、教學掛圖、教學語言到班規班訓,全部用中文。當你走進教室,可以看到中文月歷、中文數學百數表、中文的教學掛圖、各種中文書籍,和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掛飾。在中文『無孔不入』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全方位的接受中國語言文化的熏陶。

  美國的小學老師是不分科目的,一個老師要教數學、英文、自然、社會、音樂、體育、美術、品德教育等所有的學科。每個老師都是班主任,全天負責帶自己的班。有的學校為了能讓孩子們在某些科目上接受到更專業的教育,還會專門聘請具有專門科目教學資質的老師:如電腦課、圖書館、體育老師等。

  目前的中文沈浸式教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50:50,即學生在校50%的時間用英語授課,50%的時間用中文授課。另一種模式是90:10,即從幼兒園開始,90%的時間用中文授課,10%的時間用英文授課,然後逐年遞減,到一年級變成80%的中文和20%的英文。從四年級開始達到50%中文、50%英文的同步學習。堅持90:10模式的學校指出,讓學生更早更多的接受第二語言學習,有助於第二語言思維方式的培養,也有助於增進孩子的認知能力。

  采用90:10的中文沈浸式教學模式,拿幼兒園為例,學生一天有45分鍾的英文課,其他時間老師用中文教授數學、中文、自然、美術、社會、音樂、體育等其他學科。到了三四年級,隨著英文時間的增加,有些科目像社會、自然等轉為英文授課。

  學生在中文沈浸式學校,會不會影響英文學習呢?恰恰和直覺相反的是,有大量的調查和研究顯示,接受雙語沈浸式教學的學生,在所有學科方面的表現往往好於那些只接受英文教育的同齡人。一方面,送孩子來雙語沈浸式學校的家長通常是關注教育、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第二語言能力的家長,他們在家會監督孩子通過獨立閱讀強化英文。另一方面,雙語課堂環境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推理能力,這種能力對學習其他的學科也有積極作用。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邱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