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晚,韓國大選第二場跨黨電視辯論舉行,這是大選拉票活動啟幕後的首場電視辯論。五大黨總統候選人共同民主黨文在寅、自由韓國黨洪准杓、國民之黨安哲秀、正黨劉承旼、正義黨沈相?參加辯論。
據韓聯社20日報道,本次辯論會在韓國KBS電視臺舉行,采用『起立辯論』形式,各候選人就『薩德』入韓等安全、政治、經濟、教育、社會和文化領域展開了激烈討論。每位候選人有9分鍾的發言時間。
繞不開的朝核問題
目前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安全問題自然成了辯論焦點。
據韓聯社報道,問及抑制朝核的外交杠杆時,文在寅表示,五黨領袖及總統候選人需要向朝方明確表示,若朝鮮進行第六次核試驗,將更被孤立,難以維穩。
安哲秀提出,韓國應當為鼓勵中方積極參與對朝制裁進行外交努力。洪准杓表示,若中方能抑制朝鮮挑釁,美國不會先發制朝。劉承旼表示,需呼吁中方禁止進口朝鮮煤炭,停止向朝供應原油。沈相?說,韓國應當與盟國及國際社會合作管控局勢,避免朝鮮挑釁轉為危機。
『薩德』入韓問題
至於『薩德』入韓問題,劉承旼說文在寅直到第六次核試臨近纔說朝若核挑釁,將不得不引進『薩德』入韓,選前改口同意部署,令人費解。沈相?也表示,文在寅對『薩德』入韓持模棱兩可的態度,看強國臉色。
安哲秀說,從多種情況來判斷,韓國終究要部署『薩德』,同時需要說服中方。文在寅反問道,既已決定在半島部署『薩德』,到底能用何種手段來說服中國。
據韓國外交部20日最新消息,韓美雙方已據《駐韓美軍地位協定》(SOFA)走完『薩德』落地所需的供地程序,美軍得以正式准備部署『薩德』反導系統。
『主敵』概念引爭論
五大黨候選人還就是否要將朝鮮定性為『主敵』展開爭論。『主敵』是指必須斗爭的主要敵人的簡稱。該詞曾在1994年3月韓朝在邊界板門店舉行第8次工作會議時首次出現。當時,朝方代表朴英洙表示,首爾離這裡不遠,若發生戰爭,首爾將被燒成火海。此後,韓國政府在《1995年國防白皮書》中寫道『將朝鮮定為主敵』。
而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防部已不再使用『主敵』一詞,而以『敵人』取而代之。韓國防部今年1月發行的《2016年國防白皮書》中也沒有出現『主敵』。報道稱,描述韓朝關系的這一軍事術語體現了韓國人在設定與朝鮮的關系時矛盾復雜的心態。
在辯論會上,劉承旼問文在寅『朝鮮是不是韓國的主敵』。文在寅說,總統要做的是改善韓朝關系,將朝鮮定性為主敵並不是總統該做的事。劉承旼則說,按《國防白皮書》朝鮮是韓國的主敵,而作為最高統帥總統卻諱言『主敵』,令人費解。
此外,五名候選人還對有關稅收正義及稅目調整等問題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