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特朗普同意對俄制裁 是『心不甘』還是『半推半就』?
2017-08-03 21:46:19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盛玉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特朗普(資料圖)

  當地時間8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制裁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國會議案。但同時,他認為所簽署的議案有『明顯缺陷』,並指責國會在當中加入限制總統權限內容的做法,違反了憲法。

  對此,有媒體稱,在兩黨聯手施壓的強大火力下,特朗普不得不收斂與俄羅斯修好的鋒芒,心不甘情不願地簽署了法案。但如果結合特朗普的政策理念來看,也許會發現更多的玄機。

  識時務者為俊傑

  美國參眾兩院此次以罕見高票通過新一輪制裁議案,說明在對俄持強硬立場方面,美國主流政治精英已經達成共識,甚至為此超越了兩黨的利益邊界。而在議案中加入限制總統權限的內容,顯然是為了防止特朗普動用否決權。只要這個議案得到實施,美國建制派既可打壓俄羅斯,又能敲打特朗普,可謂一箭雙雕。

  當然,作為一國總統,特別是像特朗普這樣有性格的總統,被國會『戴上手銬』,肯定非常不爽。所以,他多次指責國會『不應過多乾預白宮獨立展開對俄外交的權力』,即便簽署議案之後,仍然指責國會的做法有違美國憲法。

  那麼特朗普為何依然簽字了呢?這是因為從程序上看,簽或不簽,這個議案最終可能都要實施。即便他頂住壓力否決議案,參眾兩院依然可以再舉行投票,一旦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議案將繞過總統自動生效。

  既然結果已經注定,既然別無選擇,精明如特朗普,何必再去撞南牆呢?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簽了這個字,至少不會令建制派在俄羅斯問題上,對其更加地窮追猛打。

  暗含對伊朗、朝鮮的政策取向

  對於美國國會通過的這份最新制裁議案,輿論更多關注的是對俄制裁內容。其實,新一輪制裁法案,原本重點是針對伊朗的,只不過兩黨認為,特朗普與俄羅斯關系曖昧,所以增加了對俄制裁條款。而對伊朗、朝鮮的制裁,其實與特朗普本人的政策導向相符。

  以伊朗為例,特朗普今年初上臺後,其中東政策即顯示出回歸傳統的跡象:4月,他指示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導一項針對伊核協議的全面審查,以評估終止對伊制裁是否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利益,並威脅要廢除伊朗核協議;5月,特朗普訪問沙特簽下1100億美元的軍售大單,並呼吁所有國家孤立伊朗,這被稱為公開支持沙特與伊朗爭奪中東霸主。

  基於這樣的政策理念,此次美國國會對伊朗制裁法案,與特朗普的中東訴求其實有重合之處。

  為了『美國第一』,或許是殊途同歸

  美國會通過的這項制裁議案,針對的是俄伊朝三國。但即便單獨針對俄羅斯來提起制裁議案,特朗普恐怕也不會加以否決。為什麼?因為這涉及豐厚的經濟利益和能源市場,有助於特朗普兌現『美國第一』的承諾。

  來看看這項據稱2014年以來對俄最全面最大的制裁議案,覆蓋俄羅斯的能源、金融、鐵路、航運、提煉金屬及采礦業,可謂直擊俄經濟要害,顯然是要擠壓俄在海外,特別是在歐盟的能源市場。

  眾所周知,歐盟的能源安全與俄羅斯息息相關,這也是歐盟不滿美國最新對俄制裁法案的主要原因。這次美國制裁俄羅斯的議案若實施,最直接受影響的就是俄羅斯到歐盟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這是一條從俄羅斯到德國、與『北溪』管道平行的天然氣管道,計劃通過波羅的海海底管道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海岸的接收終端,然後把天然氣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以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

  而根據美國國會通過的制裁議案,『北溪—2』項目被視為對烏克蘭能源安全的威脅。如果該項目被制裁,那麼俄羅斯境內向烏克蘭輸送天然氣管道的『維護和昇級』、裡海地區的管道項目等都可能受到波及。

  更重要的是,如果歐盟不用俄羅斯的天然氣,可能就要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這顯然有利於美國拓展歐洲市場。難怪歐洲不少媒體指出,美國國會的制裁法案,表面上針對的是俄羅斯,實際上是在為美國能源進入歐洲市場鋪路,但這增加了歐洲的能源成本,損害了歐洲國家的利益。

  而『讓美國佔領全球能源市場』,不正是特朗普6月份在白宮『能源主題周』上多次強調的觀點麼?當時,特朗普宣布了一系列能源新政,包括推動向全球市場出口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向海外推銷核能和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國會對俄羅斯的制裁,與特朗普希望通過大量出口化解美國國內過剩的天然氣產量的目標,不過是殊途同歸罷了。

  所以,特朗普最終簽字同意制裁俄羅斯,表面上看也許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更恰當的評價或許是『半推半就』。

責任編輯:遲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