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6日電 題:打造更優外資營商環境——貫徹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精神系列述評之三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李勁峰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強調,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不斷優化外資營商環境,不僅顯現負責任大國積極履行承諾的擔當,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向更高形態發展的內在要求。
優化營商環境腳步不停
『3月份敲定項目,7月就完成了用地招拍掛程序,政府審批效率遠超預期。』說這話的,是德國偉巴斯特集團中國區武漢分公司總經理黃藝。
實際上,早在14年前,偉巴斯特就已『落戶』武漢。今年3月,這家全球汽車天窗制造巨頭牽手武漢蔡甸區,斥資2億元建設年產100萬套汽車天窗的生產基地一期工程。目前,偉巴斯特在中國共有10個生產基地。
『政府的支持力度和工作效率,讓企業能按計劃開工建設,盡快釋放新增產能、消除後顧之懮。』黃藝說,偉巴斯特十分看好中國市場前景,對增加在華投資很有信心。
作為實現中部崛起的重要一環,武漢今年以來對標國際先進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外資招商力度,重點引進高端制造業、現代物流業以及高端生活服務業等。上半年,武漢實際利用外資50.07億美元,同比增長13.1%。
武漢只是一個縮影。在國新辦7月31日召開的上半年我國對外經貿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說,今年1至6月,我國利用外資規模基本穩定,外資產業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中部地區利用外資擺脫了近年來的低迷局面,大幅增長了42.1%。
外資源源而來的背後,折射了中國以踏石留印勁頭優化營商環境的不懈努力:
——今年年初,國務院發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乾措施的通知》,提出20條高含金量舉措力促引進外資;
——4月,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開門營業,總計11個自貿試驗區形成東中西全方位制度創新的開放格局;
——6月,新版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出爐,較上一版減少27項限制性措施。在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限制性措施由93條再減30條;
——7月,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再到國務院常務會議,短時間內多次高層會議連續對開放作出部署,外資利好不斷湧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