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盛頓郵報》8月20日報道,北京時間21日早上7點24分,美國『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和馬六甲海峽附近與一艘商船Alnic MC發生碰撞。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稱,截至目前已有10名水兵失蹤,5人受傷。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聲明中稱,Alnic MC商船無人受傷。
撞船事故發生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回答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這是一件令人難過的事情。』
『麥凱恩』號完成所謂『自由航行行動』駛往新加坡時撞船
初步報告顯示,『麥凱恩』號驅逐艦左舷和尾部受損。目前搜救工作正在進行中。除了拖船外,新加坡方面已派出海軍艦艇、直昇機和海岸警衛隊船只在相關區域提供援助,美國海軍的SH-60直昇機和MV-22傾旋翼機也在參與搜救。
在與商船發生碰撞後,『麥凱恩』號驅逐艦依靠自身的力量繼續航行,前往港口。美國海軍發布消息稱,正在確認驅逐艦受損程度和人員傷亡情況。
『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屬於『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超過9000噸,裝備了『宙斯盾』系統,垂直發射系統可發射防空導彈、巡航導彈和反潛導彈,具有很強的獨立作戰能力。 『麥凱恩』號驅逐艦以美國參議員、參議院軍委會主席麥凱恩的父親和祖父命名,兩人曾是美國海軍將軍。麥凱恩本人是國會有名的強硬人物,一直支持美軍增加在亞太的軍事存在。
商船網站的信息顯示,商船Alnic MC是一艘排水量達3萬噸的油輪,懸掛利比裡亞國旗。目前,還沒有商船受損的相關報道,撞船是否造成原油泄漏還不得而知。海軍專家李傑認為,『麥凱恩』號驅逐艦的排水量比Alnic MC油輪小不少,在相撞過程中是比較吃虧的。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稱,『麥凱恩』號是在完成美國海軍所謂『自由航行行動』之後駛往新加坡時撞船的。8月10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麥凱恩』號驅逐艦闖入中國南沙美濟礁12海裡以內海域。《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麥凱恩』號驅逐艦在其官方臉書賬號上公布的照片顯示,在8月19日的傍晚,『麥凱恩』號上面的船員還曾在甲板上釣魚、打牌。
『麥凱恩』號驅逐艦撞船是美國海軍今年發生的第二次嚴重撞船事件。6月17日,美國海軍『菲茲傑拉德』號導彈驅逐艦在日本附近海域與一艘菲律賓商船相撞,事故造成美國海軍7人死亡、多人受傷。海軍專家李傑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這次『麥卡恩』號驅逐艦撞船發生在早上,不像『菲茲傑拉德』號發生在凌晨,比較有利於救援。
根據公開資料,『麥凱恩』號和『菲茲傑拉德』號導彈驅逐艦都是隸屬於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第15驅逐艦中隊,該中隊擁有7艘驅逐艦,常年活躍在西太平洋海域。
專家:兩起事故暴露美國海軍疲態
美國海軍在短短兩個月發生兩起重大的撞船事故在這幾年是非常罕見的。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胡波告訴澎湃新聞,兩起事故暴露美國海軍疲態,即部署強度太大,一線官兵受不了。『麥凱恩』號驅逐艦剛剛結束在南海的任務,大家知道,南海是一個敏感的熱點區域,除了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美國海軍還有抵近偵察、軍事演習等任務,單艘艦船的任務多了,對艦上官兵的體力、耐力和精神都是一個考驗,會像日常生活中一樣出現『疲勞駕駛』的情況,這次撞船有可能是『疲勞駕駛』造成的。
8月17日,美國國防部發布消息稱,美國海軍准備處分『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撞船的所有當事官兵,撤銷艦長和艦上另外兩名高級指揮官職務。 調查顯示,軍艦官兵犯下嚴重錯誤,否則撞船事故可以避免。美國海軍作戰部副部長比爾·莫蘭表示,目前相關調查仍在進行中,但有許多證據顯示這個嚴重擦撞是因船員的疏忽造成的。
『美國軍方認為,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發展,美國軍方有必要加強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前沿部署的強度在增強。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疲於奔波的美國海軍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撞船事故。』胡波表示。
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海軍已經三次對中國南海島礁執行所謂『自由航行行動』。5月25日『杜威號』號驅逐艦闖入南沙美濟礁海域,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派出軍艦進入中國島礁12海裡以內海域。之後,美國接連在7月2日和8月10日闖入中國在西沙和南沙的島礁海域,行動頻率達到了幾乎每月1次。
對於美國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有關島礁鄰近海域進行所謂『航行自由行動』,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多次表態指出,美艦有關行為違反中國法律和國際法,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危及雙方一線人員生命安全。中國軍隊均派出軍艦依法對美艦實施查證識別,並予以警告驅離。
特朗普任內的南海巡航有明顯的強硬色彩。5月25日和8月10日,美軍『杜威』號和『麥凱恩』號都進入了美濟礁6海裡以內,前者曾經停留數小時開展『落水人員搜救』演習。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李崢認為,從三次所謂『自由航行行動』和一次『南海飛行自由』來看,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不再尋求對衝中國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而具有實戰操練和戰術挑釁意味。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倪峰看來,特朗普政府在所謂『自由航行行動』上賦予美國軍方更大自由裁量權,接下來,美國軍方可能會進行更多的所謂『自由航行行動』和『南海飛行自由』,部署強度不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