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精心准備一方誇大其詞
日首相訪印,意欲何為?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9月訪問印度,同印度總理莫迪商討強化日印合作等相關問題。同時,在中印邊境對峙的緊張氣氛尚未消散之時,日本駐印度大使『虛晃一招』,對中印邊界問題發表評論。近年來印日兩國互動不斷,此時的走近更令人警惕。
別有深意的『碰頭』
據日本《朝日新聞》日前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9月13日至15日訪問印度,同印度總理莫迪進行首腦會談。預計兩國首腦將在會談中就日印防衛及海上安保的強化合作進行確認。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早在7月安倍就已確定訪印計劃。原定的行程包括參加日本新乾線建設項目在印度的開工儀式、討論日印強化海洋合作的議題等。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此次首相安倍晉三直接訪問印度,意在謀求與印聯合牽制中國。
同時,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外相河野太郎8月17日在華盛頓出席日美『2+2』會議時宣布,為加強海洋安保能力,將在未來3年向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提供約5億美元的資助。
『安倍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領導人,雖然日本媒體稱其訪問印度早有規劃,但日本政府選擇在此時宣布確切的訪問時間是別有深意的。』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主任呂耀東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印度《經濟時報》分析稱,在中印邊界對峙的背景下安倍訪問印度,將更加容易與印度方面取得共識。
8月18日,多家印度媒體都在炫耀『日本在洞朗對峙問題上力挺印度』這條消息,以證明兩個月以來印方終於獲得一個『主要國家』的支持。但當天晚些時候,日本時事通訊社就發布新聞,稱日本駐印度使館否認了所謂日本駐印度大使平松賢司表態『支持印度』的說法。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是中印兩國自己的事。』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在南亞國家和其他西方國家都沒有「選邊站」的情況下,日本率先坐不住表達傾向,即使後來日本發布消息澄清,但也無法掩蓋安倍內閣對印度明目張膽的示好。』
目的明確的『盤算』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網站曾發文稱,印度對東京而言是一個天然的合作伙伴。2016年,安倍晉三正式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同時把日本和印度定位成發揮拉動作用的國家。2017年初,安倍訪問東南亞四國時對並不在訪問之列的印度釋放信號:『日本在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下,有作為地區一員承擔重大責任和角色的思想覺悟。』
近幾年,日本與印度都發展了全球性戰略伙伴關系,同時快速增強了彼此的經濟與安全聯系。2017年以來,從4月日本眾院審議日印核能協定批准案,到5月份聲稱合作打造從亞太到非洲的『自由走廊』。日本與印度的互動越來越頻繁。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在7月10日開始的美日印三國『馬拉巴爾-2017』聯合海上軍事演習中,印度海軍成功向一艘日本軍艦出售並輸送了少量燃料,此舉被盛贊為本次演習最卓著的成績之一。
『日本一直在做印度的工作。在安倍上臺後,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成為日本的地緣戰略目標,印度則因此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外交抓手。』呂耀東說,『日本謀求與印度的合作最主要是針對海上安保與防衛的合作,經濟合作是次要目標。日本一直在加強海上防衛力量的建設,並設法與印度締結更強大的安全聯系。其主動為印度修建關鍵基礎設施,並向印度出售水陸兩用飛機和其他軍事裝備。企圖在亞太地區的東面提高自我軍事防御能力,西面拉攏印度成為合作伙伴。』
而印度方面也似乎開始改變以往一貫『不結盟』的外交根本原則,正朝著與日本和美國建立更深入和更具意義的伙伴關系邁出尚顯稚嫩的步伐。美國《國家利益》雜志近日發文稱,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已經是『准同盟』關系。
當下,『印度洋-太平洋』已成為最受矚目的地區架構,但該地區的波動也正在持續醞釀。
野心勃勃的『狂想』
『此刻「皮球」在印度手中。』姜景奎說,『長期以來,印度的首要目標是發展經濟。莫迪政府上臺以來更是希望印度成為世界制造的中心。在經濟上,美國和日本給予印度的支持一直是有限的。印度這些年一直有自己的顧慮,所以遲遲沒有跟美國、日本真正走在一起。』
外媒稱,日印兩國當局近年來在外交方面的成就均令本國民眾滿意。但專家分析認為,印度和日本雖然有一定的利益聚合點,但雙方的戰略發展分歧也不容忽視。
《日本經濟新聞》7月份刊登題為《日本防衛預算連續4年超過5萬億日元》的文章,指出日本防衛省將在8月底前敲定防衛預算詳細內容,並且還將增加申請預算,應對中國的海洋活動。同時,日本正積極謀求獨立外交的契機。在印度洋門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開發問題上,面對印度當局近年來六次拒絕美國海軍停靠軍艦的要求,日本主動提出介入,試圖取代美國的支持。但到目前為止,日本提出的建議一直沒有進展。
『日本長期以來都在充當美國的爪牙,但現在其希望印度能夠完全站到自己一邊。可是印度始終有著「大國夢」,一直自詡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在第三世界謀求領導地位。印方認為,與美日結成同盟,自身一定會淪為附庸。同時莫迪也清楚地了解,當美國一旦覺得印日的合作阻礙美國,就一定會出手;美國一有動作,日本就會退縮。』姜景奎說道。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近日發表學者評論:『印度必須有明確的前進戰略,以避免被它無法控制的力量壓倒。』
姜景奎認為,如果印度放棄以往和平主義的『人格』與別有用心的國家進行進一步軍事防務合作,這將對亞洲造成非常消極的影響。希望印度能夠保持獨立的姿態,更理智、更有原則性地面對他國拉攏,為亞洲的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