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高崧 有馬】澳大利亞《先驅太陽報》4日爆料稱,澳議會職員的手機采購清單中包含中國中興公司的一款手機,澳議會正在對該手機的可靠性進行緊急檢查。報道還宣稱,『由於存在被監聽的可能性,使用中國手機令澳大利亞國家安全受到威脅』。中國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澳大利亞媒體和學者提出的所謂中國手機存在的潛在『安全風險』,是任何一個國家產的手機都會有的。他們在用一種敵對的態度看待中國產品,這不是一種正常的狀態,也不是一種市場經濟背景下公平合理的態度。
《先驅太陽報》稱,在澳議會的采購系統中,中興T55手機標價195澳元。在2016至2017財年,議會服務部共購買了90臺該款手機。報道宣稱,中國產的手機令澳議會存在被監聽的風險,其給出的理由是:中興的產品『長期受到外國政府關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2012年認定,該公司產品不能排除存在『外國政府施加影響』的可能性;安全公司克裡普托懷爾公司此前曾發現一些中興手機存在後門,每72小時會傳送一波數據到北京的服務器。
《先驅太陽報》稱,一些澳大利亞情報專家紛紛對澳議會職員使用中國手機表示擔懮,因為『不能保證中國不會用這些設備監聽澳大利亞』。報道援引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執行理事彼得·延斯的話稱,『中國的科技設備不能排除被植入後門程序,從而對通話進行監聽的可能,很多政府官員對中國設備可能存在的風險不夠理解,但議會服務部有責任不予采購這樣的產品。』
報道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梅德卡夫也認為,中國的電信產品令中國監聽澳大利亞『更容易』,議會職員不能對他們的談話可能被外國政府監聽一事放松警惕,不只限於國家安全機密,一些非涉密的信息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可能成為有價值的情報。不過梅德卡夫同時表示,不能斷然對中興手機的安全性下結論,這一點也很重要。
對於一些質疑聲,澳大利亞議會服務部發言人表示,議會采購系統對產品的選擇基於技術上的要求、使用者的反饋和價格,『這些手機大多只是供短期出差時,不允許使用智能手機的情況下使用』。這名發言人還說,議會正在對T55手機的可靠性進行調查。澳議會的手機供貨方澳大利亞電信公司則表示,『已了解到外界的擔懮,但目前我公司出售的T55手機沒有出現任何被確認核實的問題』,將繼續向政府提供該款手機。
項立剛表示,澳大利亞不產手機,澳政府機構只能采購外國產的手機。任何一部手機都有可能會搜集一部分信息進行處理並傳輸。例如使用雲服務時,數據都會傳到手機廠商的服務器,苹果手機也是如此。項立剛說,根據澳媒描述,T55應該不是一款智能手機,這種手機數據傳輸處理能力非常低,懷疑它打包傳輸通話內容進行監聽,完全就是在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