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議會下院定於11日深夜就特雷莎·梅政府的『脫歐法案』舉行表決。
對於政府要脫離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的立場,英國企業和勞工界有不同意見。歐盟官員則早就表示,關稅同盟不是英國『想進就進、說走就走』的地方。
英國的『脫歐』方案,如何纔能擺脫『一廂情願』呢?
【『反對法案』等於『支持混亂』?】
英國議會對『脫歐法案』的辯論11日進入第二天,深夜的投票將決定這個方案是否繼續在立法層面上進一步推進。執政的保守黨不斷動員本黨議員務必悉數出席並齊心投票,確保議案通過。剛生完孩子半年的女議員安德烈婭·詹金為此提前終止產假,准備用嬰兒車帶寶寶上班,為議案投下支持票。
反對黨工黨已表態將投反對票,除非保守黨政府願意對法案作出某些修改。雖然保守黨在下議院中佔微弱多數,但黨內也有一部分『親歐派』存在臨陣倒戈的可能。不過,一些『親歐派』議員已表示他們這回將配合政府,因後者承諾議會將有權審議後期對法案的任何修改意見。
按照路透社的說法,這個方案基本上是准備將歐盟的法律『復制、粘貼』到英國國內法中,以確保剛剛『脫歐』後的英國企業和其他相關機構不至於無所適從。
『對這個法案投反對票,意味著對一場混亂的「脫歐」投支持票,』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警告,『企業和個人公民希望能夠確信,『脫歐』之後我們的法律將不會有意料之外的變化。這就是這個「廢止法案」所提供的保證。沒有它,我們會滑向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懸崖邊緣,這對誰都沒好處。』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陳琦分析,『脫歐法案』在英國國內存在巨大爭議,但如果被否決,確實會引發混亂和恐慌。因為保持『脫歐』前後法律的基本一致性對英國經濟和金融穩定非常重要,議案通過也將推動『脫歐』談判進入下一階段。
陳琦說,現在最嚴重的分歧點在於,由於歐盟法律法規過於龐雜,可能導致英國政府啟動『亨利八世條款』,即不經過議會的完全審議就制定法律法規。這在原則上是對英國代議制民主基本原則的挑戰。另外,考慮到英國存在地方性立法機構,如蘇格蘭議會,會使接下來的實際立法操作充滿變數。
【『要優惠不要規矩』,沒這好事】
英國工會大會(TUC)即將在布賴頓市召開年會,英國廣播公司(BBC)提前獲得工會大會總書記弗朗西絲·奧格雷迪的主旨演講稿,其中對特雷莎·梅政府的『脫歐』方案大感不滿,認為政府『既想保留歐盟單一市場提供的所有好處,又不想受其規矩束縛』是不可能實現的想法,『無異於一封給聖誕老人寫的信』。
奧格雷迪將主張:留在歐洲單一市場,享有歐盟內免關稅貿易,長期而言對英國工人是最佳方案。否則,英國工人將失去歐盟法律對勞工權益的保護,使『血汗工廠』重現英國。
不過,全國鐵路、海路與公路運輸工會(RMT)卻認為,留在單一市場將使英國被迫接受如鐵路私有化、允許僱用廉價勞工等政策,使英國工人利益受損。這一工會團體的總書記米克·卡什說,不退出單一市場,『我們的命運還會讓那些沒經過選舉的布魯塞爾(歐盟)官僚們牢牢掌控在手裡』。
作為歐洲單一市場成員,英國在享有與歐盟各國貿易免關稅待遇同時,必須遵守『歐盟范圍內貨物、服務、資金與人員的自由流動』原則,意味著英國不能阻止歐盟成員國公民進入英國工作、居住,也不能自行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定。『奪回自主權』是促成英國選擇『脫歐』的主要動機之一。單一市場也志在移除各種非關稅壁壘,因此歐盟實施統一的產品包裝、生產安全和質量標准規范。
愛爾蘭外交與貿易部長西蒙·科文尼10日在英國參加一場會議時,也勸說英國政府考慮繼續留在歐洲關稅同盟內。
特雷莎·梅曾說,英國既然想拿回貿易自主權,就不能留在關稅同盟。她希望與歐盟達成某種『關稅協議』,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脫歐』後『盡可能無摩擦』的對歐貿易,比如給予英國北愛爾蘭地區小企業免稅待遇,使之與愛爾蘭的跨境貿易順暢進行。但科文尼表示,這種安排似乎與歐洲單一市場的『整體性』無法兼容。
【『分手』的代價還是要付】
英國企業界一向對『脫歐』後的安排懮心忡忡。英國智庫『政府研究所』11日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若『脫歐』後重設海關報稅機制,將使貿易企業每年增加至少40億英鎊(約合52.8億美元)的成本。
這份報告題為《『脫歐』實施中:海關》,指出目前英國共有18萬家貿易商僅在歐盟范圍內做生意。按英國政府估算,『脫歐』後海關一年將多處理2億份報稅單,每次報稅需花費20至45英鎊不等,一年下來成本總計將達40億至90億英鎊。
報告向政府建議:不在實體邊界設海關報稅機構;保留對歐盟主要電腦系統的進入權限;與私營行業建立合作機制,協助適應『脫歐』後變化。它還指出,政府必須確保港口運營方、貨運企業和地方政府等相關方都做好應變准備,並與歐盟的貿易伙伴協調好,確保供應鏈不受嚴重擾亂。
『過去政府層面有任何變動,他們會有幾年適應期,如今他們只有不到20個月的時間做准備,而且還不清楚准備迎接的是什麼。變革要成功,取決於這些機構是否准備好(迎接變革),』報告說。
陳琦告訴新華社記者,對英國來說,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既享受優惠條件又不承擔義務』,但這樣的要求,歐盟想必不會答應,因為不排除其他歐盟成員國會效仿英國,發生連鎖反應,甚至導致歐盟解體。
陳琦認為,目前英國手中的談判籌碼不是很多,從『脫歐』談判進程看,英國也居於下風。如果英國想繼續享受關稅優惠,在『分手費』和未來歐盟市場『進場費』問題上,估計會在最後向歐盟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