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戰場上節節敗退,控制區域僅剩盛產石油的代爾祖爾省大部地區和拉卡等零星地區。敘利亞政府軍則持續推進,不僅於本月初打破了『伊斯蘭國』對代爾祖爾首府代爾祖爾市長達3年的封鎖,還於近日越過幼發拉底河進入東岸地區。與此同時,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軍』也進入代爾祖爾展開軍事行動。
專家認為,盡管敘政府軍戰場形勢向好,但敘利亞和談的諸多老問題仍未解決。目前判斷敘利亞政治進程迎來新的窗口期,未免過於樂觀。
【代爾祖爾有決戰】
新華社駐敘利亞記者車宏亮認為,自今年5月下旬發動代號為『偉大黎明』的軍事行動以來,敘利亞政府軍處於全面進攻狀態,『伊斯蘭國』節節敗退。代爾祖爾省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最後一個主要控制區,從拉卡和摩蘇爾逃離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紛紛聚集到此,外界普遍預測這裡將會有一場決戰。
他認為,目前敘政府軍解圍代爾祖爾市的進程比預想得順利,這表明『伊斯蘭國』敗勢明顯。敘政府軍正繼續在代爾祖爾市及周邊地區擴大戰果,當地一處軍用機場近日重新啟用,進一步擴大政府軍的空中優勢。
不過,車宏亮說:『現在說打擊「伊斯蘭國」的任務已完成為時尚早。代爾祖爾省南部絕大部分地區還是由「伊斯蘭國」控制,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戰斗可能更加激烈。』
【美俄關系是關鍵】
車宏亮認為,打擊恐怖主義與敘利亞政治進程是雙軌道進行,打擊『伊斯蘭國』取得的勝利並不能直接給政治進程帶來任何突破性進展,但政府軍在這一過程中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國際社會的認可度也有所提昇,這有可能打破之前敘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政權與反對派之間的政治僵局。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儲殷認為,隨著代爾祖爾戰役的推進,『伊斯蘭國』勢力基本退出未來敘利亞大局。然而,政治解決時機是否到來,並不取決於戰場問題。『僅以代爾祖爾戰斗勝利就認為迎來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時機,我認為為時過早、過於樂觀。』他說。
儲殷指出,日趨緊張的美俄關系是掣肘敘利亞政治解決的關鍵因素。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受國內政治建制派強大牽制,導致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很難與俄羅斯充分合作,這同時意味著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有待時日。
【只有談判是出路】
盡管美俄眼下關系緊張,但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賀文萍分析指出,美國與俄羅斯都有意通過談判解決敘利亞問題。對俄羅斯而言,經濟增長乏力迫使其急於從敘利亞脫身;對美國而言,敘利亞問題以外的諸多問題牽扯分散了特朗普政府的注意力,如果能談判解決敘利亞問題,當然最好。
然而,敘利亞和談的難點和痛點依然存在。她說,此前的數輪談判都談到敘總統阿薩德的去留問題,敘政府和反對派態度都很堅決。此外,敘反對派究竟能獲得多少政治地位、分享多少權力也是一大難點。而庫爾德人問題『是以前的難點,也會是未來的難點』。其他問題還包括:政治過渡、憲法制定、權力架構分配等。
賀文萍說,敘利亞內戰打了7年的苦難歷程證明,軍事手段不可能解決問題,敘利亞問題一定要通過談判桌和外交手段解決。
『打仗只能讓老百姓顛沛流離,山河破碎,』賀文萍說,『甚至恐怖主義會乘虛直入,進一步攪亂局勢,讓國土分裂、主權不再。只有談判纔是最終出路。』(海洋)(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