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超過150萬德國人接受食品救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援引2016年的一份調查報告稱,在表面的光鮮之下,德國的『隱形飢餓』問題不容忽視。
報道稱,德國『食物銀行中央聯盟』在全國共有930多家分支機構,共服務約150萬人口。此外,還有更多的人通過『食物銀行中央聯盟』以外的機構獲得食品救濟。該聯盟去年的調查統計顯示,德國的食品救濟需求還在不斷增長。
慕尼黑及其周邊地區囊括了德國最富裕10個區中的6個,但在這裡也有18家食物銀行。46歲的單親母親庫斯生活在菲爾斯騰費爾德布魯克縣,開車到慕尼黑大概半個小時。從2011年開始,庫斯靠領取食品救濟養活自己和4個孩子。她每周在肉鋪工作5天,一個月工資有825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7.8元),另外還能領到政府給的500歐元低工資補貼,但她一個月房租就要800多歐元,加上孩子的開銷,沒有食品救濟,日子還真過不下去。庫斯每周四上午偷偷來『食物銀行』領救濟,擔心被同事知道後遭人恥笑。
德國社會學教授賽爾克指出,談到『食物銀行』時,大家一般都會關注其避免食物浪費的正面作用,但卻忽視了這背後所反映出來的問題——德國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仍存在貧窮和飢餓。雖然官方數據顯示,德國的就業率很高,但是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所從事的是兼職、低薪或者不穩定的工作。『德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來穩定發展,但是40%的德國人卻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貝塔斯曼基金會項目經理巴瑞西克在其最近發表的報告中這樣寫道。
數據顯示,貧困問題仍是德國選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但政客對貧困問題的關注度卻不夠。『在德國,貧困問題不再是大家都關心的事,願意解決貧困問題的政客越來越少了,』賽爾克說道。就在上周,默克爾被問及退休人員陷入貧困後怎麼辦,她回答『目前無法承諾調整養老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