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好朋友接受同樣信息時的大腦活動基本相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召集42名志願者觀看新聞、音樂錄音帶、喜劇小品和紀錄片視頻,並利用磁共振成像設備比較他們觀看視頻時大腦不同部位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僅憑相同的大腦亮燈部位就能判斷出哪些志願者互為朋友。關系越『鐵』的兩人,主管情感反應、高層次推理和集中注意力的大腦區域活動越相似。
『朋友的(大腦)神經活動模式最為相似,然後是朋友的朋友,』研究人員報告說,『只要看看他們的大腦如何對視頻做出反應,就能判斷誰和誰是朋友。』
研究人員稱,這種趨勢在社交網絡中也有所反映。從達爾文進化論的角度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趨勢有助增強社會凝聚力、同理心,減少集體行動時的摩擦。但缺點在於,人們可能因此被持相同觀點的人包圍。至於人們究竟天生願意結交想法相似的人,還是因為相處久了纔想法相近,研究並未揭示。
相關研究報告刊載於英國《自然·通訊》雜志。
責任編輯:遲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