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天下博覽
搜 索
2元紅包、白色『紅包』……這些國家紅包花樣真不少
2018-02-21 07:29: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年來啦,紅包包起!

  在這普(cai)天(yuan)同(gun)慶(gun)的日子裡,如果你以為春節紅包是中國老百姓纔有的『私人訂制』,你就out了。

  資料圖:紅包。

  作為新年重頭戲,壓歲錢和紅包不僅走出了國門,甚至一不小心走出了亞洲。關於春節紅包那些事兒,各國都有哪些『套路』?送錢壓歲哪國更強?

  英美:錢不在多,重在祝福

  與國內情況相比,在英美等國家,孩子們的壓歲錢可謂『少得可憐』。

  關系一般的親友一般會給1至5美元的紅包,偶爾有一兩個關系特別好的會給孩子10美元(約63元人民幣)的紅包。

  除此以外,美國華人還會包一些1美元的小紅包,發給共事的『歪果仁』,讓他們也感受一下中國新年的快樂。

  英美等國家的華人不會利用紅包摻雜其他隱性含義。無論是給孩子壓歲錢,還是大人之間作為祝福的小紅包,都是為了增加過年的喜悅。

  韓日:白色『紅包』象征純潔乾淨

  對小孩子來說,過年沒有什麼比紅包更重要。我們的近鄰韓國和日本,新年也有發壓歲錢的習俗。

  資料圖:韓國『紅包』。

  在韓國,壓歲錢也叫『歲拜錢』,一般只給到孩子高中畢業之前。春節時,孩子們坐在一起,按照年齡大小輪流行大禮,年紀大的孩子會拿到更多的壓歲錢。一般來說,小學生會收到5000至1萬韓元((約30元至60元人民幣))的紅包,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拿到1萬至5萬韓元的紅包。

  資料圖:日本『紅包』。

  在日本,紅包的對象主要給自家或親友的孩子,關系一般的朋友家的孩子不需要給。據《京都新聞》報道,過年期間,孩子們平均每人能收到3.6萬日元左右的壓歲錢(約2117元人民幣)。

  與中國『紅紅火火』的紅包袋相比,韓日紅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習慣用白色信封。這是因為在韓國和日本的傳統文化中,白色象征純潔乾淨,也象征長輩對晚輩的祝願。

  新加坡:2元紅包就能討孩子歡喜

  紅包是財運的象征,不過新加坡華人在壓歲錢上十分『吝嗇』。新加坡家長給孩子派發的『紅包』,數量雖多但分量很輕。

  打開『紅包』抽出的可能只是一兩張2新元票面的新幣(約10元人民幣),最多也就是20新元(一般都是雙數),主要是求個吉利。

  孩子們也並不介意錢的多少,因為孩子們互相『攀比』的是誰拿了多少個『紅包』,而不問拿了多少壓歲錢。

  越南:北稱『賀歲』,南為『利是』

  在越南,給壓歲錢最初是指將銅錢穿起來,用紅線綁成龍形或寶劍形,放在孩子的床腳或枕邊,以震懾妖魔鬼怪,讓孩子安心睡眠。之後壓歲錢演變為新年給孩子和老人送紅包,意味著能給人們帶來喜悅和幸運。北部習慣稱紅包為『賀歲』,南方稱作『利是』,與『利事』、『利市』諧音,取其大吉大利、好事連連之意。

  資料圖:集市出售的過年套裝。

  從前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並不多,象征性地給個500或1000越南盾(約0.1元至0.3元人民幣),有時不給錢,就給塊糖果。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給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還有放美元的,一般是兩美元紙幣。根據個人關系的親疏遠近,壓歲錢一般從5000到10萬越南盾(約1.5元至30元人民幣)不等。

  中國:『紅包』傳統搭上科技快車

  當農歷新年的古老傳統遇上互聯網時代,發紅包等民俗有了新玩法——電子紅包。

  資料圖:支付寶『五福紅包』。

  電子紅包的創意最先由『微信』推出,其他互聯網巨頭隨後爭相加入紅包大戰:微博『搶紅包』、支付寶『五福紅包』、騰訊『走運紅包』……手指輕點之間,人們體驗到科技進步與社交分享帶來的歡樂。

  資料圖:微信紅包。

  電子紅包的興起,體現了國人對傳統紅包文化的重視,還凸顯了新時代賀新年方式的變遷。不過,當『紅包大戰』成為全民狂歡時,別忘了,團圓纔是春節的『第一主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紅包雖然增添無限歡樂,但陪伴家人必不可少。新春佳節轉瞬即過,還是放下手機,多和家人聊聊天。

  (綜合文字來源:新華網、人民網、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