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俄羅斯披露最新月球探測計劃:著手建造月球基地
2019-03-07 11:05:2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月球基地構想圖

  近期,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內部披露了其最新的月球探測計劃,公布了無人和載人月球探測的整體方案,明確將於2031年執行載人登月任務,於2031~2035年將四個探測器發送至月球,最終建立月球基地。該消息一經公布,引發各國的高度關注。

  無人月球探測計劃

  根據最新消息,俄羅斯計劃於2031~2035年將四個探測器送上月球。2021年發射『月球-水珠』著陸器(月球-25);2023年發射『月球-水珠』軌道器(月球-26);2024年發射『月球-資源』著陸器(月球-27);2027年發射月球-28著陸器;2028年:發射月球-29著陸器。

  月球-25是一個小型月球極地著陸器,計劃2021年發射。該著陸器承擔著雙重任務,一是作為月面著陸驗證器,驗證用於後續探測任務的月面軟著陸技術;二是承擔月球科學探測任務,對月表風化層和局部外逸層進行探測。

  2023年發射的『月球-水珠』軌道器(月球-26),其任務包括:繪制月表全圖,探測月球表面、亞表面結構,探測月表化學成分、富氫區域,探測月球引力場;對月球周圍空間(外逸層、太陽風與月球環境交互、月球磁異常現象和微流星體等)開展科學研究。

  『月球-資源』項目將分兩個階段實施。2024年,發射月球-27著陸器;2027年,月球-28著陸器將采集月球南極的低溫土壤樣本並返回地球;2028年,月球-29著陸器將把月球車送上月球。

  此外,俄羅斯計劃月球-30著陸器將把可重復利用的探月飛船送到月面,服務載人科考。月球-31著陸器將把近5噸重、擁有開發月球資源所必需裝備的重型月球車運抵月球。月球-32著陸器會將6噸的重型模塊送上月球,以便建設月球試驗場,後續發射的月球-33軌道飛行器的目標則是保障通信及導航。

  建立有人照料的地月空間站

  在載人領域方面,俄羅斯一直實行『雙線並行』的發展思路,一方面積極推進本國的無人月球探測器研制工作,積極為後續載人登月任務的實施奠定技術基礎,積累經驗;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載人空間探索活動,參與美國提出的國際地月空間站項目,希望通過開展國際合作,緩解經濟和技術方面的壓力,最終實現載人登月的目標。

  2017年3月,NASA提出『深空之門』月球軌道平臺建造計劃。9月,美、俄兩國就『深空之門』計劃簽署合作意向聲明。2018年5月,NASA發布備忘錄,將『深空之門』更名為『門戶』(Gateway),並公布了其初步建造計劃。該平臺計劃在21世紀20年代建成有人照料的地月空間站,將用作擬建『深空運輸站』(Deep Space Transport)的中轉補給站。目前,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歐洲航天局(ESA)、加拿大航天局(CSA)等機構都明確表示計劃加入該計劃。在『門戶』計劃中,俄羅斯提出負責1~3個艙段的研制,提供統一的對接機制,並提供重型運載火箭。

  能源火箭航天集團飛行服務部負責人亞歷山大·卡列裡在接受《真理報》采訪時表示,俄羅斯計劃於2030年前完成月球基地的選址。卡列裡表示,俄羅斯月球探測計劃關鍵組成就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聯邦號,俄羅斯於2018年選拔出聯邦號飛船搭載的首批航天員。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前總經理伊戈爾·卡馬洛夫表示,俄羅斯將於近期確定國際地月空間站的技術細節。

  載人登陸月球計劃

  除了積極參與國際月球軌道平臺項目,俄羅斯一直堅持的發展思路都是: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後,將現有艙段保留作為基礎,發展本國自有空間站,作為後續載人月球探測的『中轉站』,最終在2030年前後實施載人登月任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9日援引俄中央機械制造研究所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俄羅斯預計將於2031年完成首次載人登陸月球的計劃,預計於2032年將一個能夠運送航天員的重型月球車送抵月球,完成第二次載人登月探險活動,第二批航天員將負責測試月球車;2033年計劃令航天員乘坐月球車完成長距離行駛,進行科學研究和開展相關測試;2034年著手建立首個月球基地;2035年繼續施工。每次載人科考將被編號,從M1到M5,每次任務都需要發射兩次超重型火箭,一次是將載人飛船送入軌道,另一次則是運送月球著陸器、返回器和其他設備。完成載人飛行之前,俄羅斯會在2028年和2029年進行兩次試射。

  雖然近期俄羅斯受經濟、政治等多方因素的影響,載人航天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自始至終,俄羅斯從上到下對載人月球探測的目標從未有過動搖。(王霄)

責任編輯:邱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