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多裡安』們
五級颶風是最嚴重的,但也是最罕見的——將『多裡安』算在內,自1924年以來將近100年時間裡,大西洋只形成了35個五級熱帶風暴,有時時隔將近十年纔會再出現五級颶風。
8月和9月是五級颶風發生的高峰期。大部分五級颶風都局限於低緯度地區,但少數颶風在墨西哥灣和巴哈馬群島附近發展。其中,『勞動節』颶風(1935年),『卡米爾』颶風(1969年),『安德魯』颶風(1992年)和『邁克爾』颶風(2018年)是僅有幾個在美國大陸登陸的五級颶風。
但是,隨著颶風『多裡安』在9月1日早上增強為五級,標志著自衛星時代(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來第一次在大西洋盆地連續第四年至少有一次颶風達到這種強度。上一個剛剛被打破的紀錄是2003年到2005年——有記錄以來連續3年在大西洋至少有一個五級颶風出現。
不僅如此,進入到2000年以後,越來越多五級颶風開始在一年中紮堆出現,比如2007年的颶風『狄恩』和颶風『菲裡克斯』,2017年的颶風『厄瑪』和颶風『瑪莉亞』。而2005年甚至有四個颶風達到了五級強度,包括颶風『艾米麗』『卡特裡娜』『麗塔』和『威爾瑪』。近年來越來越頻繁的五級颶風也讓2000-2009年以8個五級颶風成為五級颶風最多的十年。
大西洋颶風最糟糕的時期
不過,客觀來說,颶風強度並非導致重大損害的唯一指標。2017年颶風『哈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場四級颶風可以持續數天並且傾倒歷史性的降雨量——幾乎使整個受影響城市下沈。
為了更准確地評估熱帶風暴的惡劣程度,氣象學家使用累積氣旋能量指數(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 Index,簡稱ACE)來綜合計算每年熱帶風暴的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從這一指數來看,大西洋同樣處於歷史上最糟糕的時期。
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正在導致整個地球上的海洋繼續以很快的速度變暖,而這意味著颶風發生的可能性正不斷加大。颶風從海洋深處吸取能量,這種深度甚至可達2000米。此類深度的海洋溫度是通過『海洋熱含量』來衡量的,主要由世界上四大洋驅動。這個指標自1970年以來一路飆昇,而2018年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海洋最暖的一年。
近年來,溫暖的海水使颶風增強速度加快。氣象學家使用術語『快速增強』(rapid intensification,簡稱RI)來描述在24小時內最大持續風量增加至少35英裡/小時(15.6米/秒)的風暴。2017年,共有40個獨立的RI案例——創下了35年來最多。特別令人擔懮的是,當颶風在不到24小時內從一級昇為五級,將會使人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准備。其中,快速增強就是2017年颶風『瑪莉亞』最終導致900億美元重大損失的部分原因。(本報記者盧健綜合美國天氣頻道、福克斯新聞網、華盛頓郵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