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文論證新冠病毒的動物起源
國際戰『疫』行動
近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對新冠病毒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發現證實了早期結論,指出新冠病毒引入人類可能存在『中間動物宿主』。論文認為,新冠病毒的出現具有與自然溢出性一致的特征,由武漢病毒研究所進行人為操作情況的可能性極小。
果子狸或充當了非典病毒從馬蹄蝠傳向人類的渠道
2005年,研究人員發現中國的馬蹄蝠攜帶了非典病毒。他們推測『在馬蹄蝠中傳播的Sarbecovirus(乙型冠狀病毒支系B,即新冠病毒所屬的冠狀病毒亞屬)將非典病毒的進化祖先播種到了中間動物宿主中』。
通過研究獾、果子狸和貉,研究人員最後將果子狸確定為最有可能的動物宿主,充當了將非典病毒從馬蹄蝠宿主向人類傳播的渠道,但果子狸並非是長期的宿主物種。他們推測,最初可能是圈養的果子狸通過直接接觸在市場上覓食的蝙蝠而感染了非典病毒,也有可能是在其被捕獲之前就感染了病毒。
遺傳學證據揭穿所謂的『實驗室泄漏論』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RaTG13病毒曾在雲南馬蹄蝠(菊頭蝠)中傳播。因此,一些人將RaTG13視為新冠病毒的源頭。同時,2019年底,新冠病毒出現在中國武漢市,有些人就此咬定武漢病毒研究所是此次疫情大流行的源頭,認為其培養了RaTG13病毒。
對此,研究論文明確表示,武漢距離雲南省超過1500公裡,病毒不可能從雲南傳到武漢。作者解釋說,馬蹄蝠活動的地理范圍很廣,從中國東部到西部再到東南亞和日本,甚至更遠。這一物種對Sarbecovirus易感性處於中間或最低水平,單純關注雲南馬蹄蝠是錯誤的。
論文還指出,那些從雲南采集的病毒『與新冠病毒的前身有很大的差異』,二者之間的進化距離至少有40年。RaTG13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前身。這些關鍵的遺傳學證據,否定了武漢病毒所相關的『實驗室泄漏』論。
此外,論文引用了美英等國21位權威科學家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文章,認為『新冠病毒的出現具有與自然溢出性一致的特征』,病毒由實驗室人為操作的可能性極小。『就算是收集蝙蝠糞便用作肥料的次數,也比科研人員不定期去蝙蝠洞進行研究的次數要多得多。』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
疫情流行或源於人類與攜帶病毒活體動物的接觸
那麼,新冠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的呢?
研究表明對非典相關冠狀病毒易感的中間宿主活體動物作為人類接觸的新冠病毒祖細胞的主要來源發揮了核心作用,就像非典的起源一樣。換句話說,人類與攜帶非典相關冠狀病毒活體動物之間的接觸導致病毒傳播是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最可能原因。但新冠病毒的確切動物來源仍不清楚。
論文稱,人類現在是新冠病毒的主要宿主物種。目前的危險在於,新冠病毒可能會從人類傳播到其它動物物種,即出現所謂的『反向人畜共患病』現象。有研究顯示,美國東北部三分之一的白尾鹿體內都存在新冠病毒抗體,表明它們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它們究竟是如何感染新冠病毒的,已成為一大謎團。
論文表示,Sarbecovirus對不同宿主物種的混雜感染意味著未來非典相關冠狀病毒很可能從野生動物中溢出,而目前的疫苗可能無法預防新的變異。為了更好地了解這種溢出風險,迫切需要提高對Sarbecovirus的采樣強度。
論文強調,人類必須跨越國界共同努力,擴大在人與動物層面對冠狀病毒的監測,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現有變異和正在進化的逃避疫苗抗體的變異的威脅,並阻止未來病毒溢出事件的發生。
實習記者張佳欣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