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3日電綜合報道,日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推出了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以重振民生和經濟。其中,巨額的補充預算引發各界關注。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社論指出,如果經濟復興計劃被證明中看不中用,岸田提出的『新資本主義』經濟牌同樣打不響,則他的任相之路,恐怕也不可能走得久遠。
仍需政府大力輔助
日本經濟盡顯疲態
據報道,當地時間3月26日,日本國會參議院批准截至2022年3月底的2021財年財政預算案,總額為106.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億元),預算再創新高。
而在11月19日,日本政府宣布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財政支出達55.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萬億元),若將民間投資等部分包括在內,規模更達到78.9萬億日元。超過2020年為應對新冠疫情的經濟應對措施。
對此,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社論稱,這凸顯出日本經濟狀態疲弱,一年多之後,仍需要政府的大力輔助。
分析指出,日本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經濟回彈力度明顯欠佳,由於經濟形勢十分嚴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臺不久後,就推出補充預算,而大部分經濟刺激計劃所需財源,可能還將通過新發國債來籌措,日本財政赤字已令人不安,若繼續以發行國債彌補,財政情況或進一步惡化。
采取龐大配套措施
決心助推日本經濟
岸田政府提出要實現『增長與分配良性循環』,其最終目標是重振經濟,因此,必須采取一切措施,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國民和企業提供資助。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經濟對策由4個部分組成,第一是防止新冠疫情蔓延;第二,重啟社會經濟活動,並為下一次疫情做准備;第三部分用於開啟岸田政府提出的『新資本主義』;最後提及了加強防備大規模災害的防災減災措施,增強防衛力的方針。
報道指出,新冠疫情對日本經濟衝擊大,岸田也坦承,唯有出臺如此龐大的配套措施,纔足以重建人民的信心,促使經濟進入良性循環。
岸田還強調,在拉緊錢袋的扣繩之前,必須先將經濟推上增長的軌道。
其他問題日益突出
首相之路能走多遠?
報道指出,新冠疫情導致日本經濟內外需雙雙疲弱,半導體芯片的短缺也暴露出日本供應鏈的脆弱性。
雖然疫情過後,這些方面的衝擊會減少,但是日本必須提振近年來不斷減弱的企業競爭力,以及克服技術創新和科技開創跟不上其他國家的困境。
此外,日本還面臨其他社會結構性問題,例如人口老齡化、少子化造成的勞動力不足等。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已經面臨低生育率的困擾,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日本人口淨減少53萬餘人,生育率則跌至1.34。
報道稱,為了填補勞動力大缺口,日前,日本宣布准備2022年放寬特定領域外國勞動人口入境相關條例,部分從業人員或將無限期留日。
日本在外勞政策上的一大轉變,基本上是配合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尤其是要避免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後,勞工短缺問題的惡化。
不過,報道指出,回顧2020年推出的經濟刺激配套措施,最終巨額撥款沒有善加使用,以致成果寥寥。如果這次對策也不見效,日本經濟前景將令人擔懮。
至於岸田,如果復興計劃被證明中看不中用,『新資本主義』經濟牌同樣打不響,則其任相之路恐怕也不可能走得久遠。
而日本內閣的支持率也對其首相之路有所影響。
11月10日,岸田再次就任日本首相,隨後《日本經濟新聞》進行了緊急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為61%,與10月上旬的上次調查結果59%基本持平。
不過,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民意調查顯示,前首相菅義偉2020年9月組閣時的支持率為62%,最低時曾跌至29%,因此,岸田能否穩住內閣支持率仍是個大問號。
- 大S向法院訴請離婚 近期將宣布離婚調解結果2021/11/22
- 倆老板因員工跳槽開豪車互撞 具體怎麼回事?202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