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自詡『山巔之城』『燈塔之國』,冷戰結束以來更是深陷『歷史終結論』的自戀迷思,對外輸出美式政治制度和所謂的美式民主。武裝入侵、『顏色革命』、打壓遏制……中東這片土地見證了美國推行『民主改造』的種種手段,也讓世人認清了美式民主畫皮下的霸權真相。
美國為強行輸出所謂『民主』,以野蠻的戰爭方式,在中東地區制造了一場又一場人道主義災難。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動軍事打擊。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僅憑一管白色粉末就『指證』該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後來成了鮑威爾一生的政治污點。2018年,美國又對敘利亞展開空中打擊,而所謂敘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事後被證明是美國等國情報部門資助的『白頭盔』組織自編自演的擺拍視頻而已。從阿富汗到伊拉克,從利比亞到敘利亞,被美國戰火席卷的國家湧現出大批難民,外溢到周邊國家和世界各地。而作為難民危機始作俑者的美國,當初輸出『民主』時有多積極,解決這些危機時就有多消極。
為了將『世界其他地方按照美國的形象改造』,策動『顏色革命』是美國更常用的手段。始於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在中東多國引發反政府抗議和暴力活動,美國扮演著幕後『操盤手』的重要角色。早在2011年,美國《紐約時報》就刊發題為《美國團體幫助培育阿拉伯起義》的文章。文中披露,這些運動的主要領導人都接受過美方培訓,掌握了『通過新媒體工具進行競選、組織和監督選舉』。
環顧中東,『顏色革命』帶來的不是民主與和平,而是讓諸多國家陷入政治動蕩、經濟倒退和社會災難。10多年後的今天,美國正在撤離中東,而當地民眾仍在承受傷痛。英國《衛報》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生活在9個阿拉伯國家的大多數民眾認為,與『阿拉伯之春』之前相比,他們今天生活在更加不平等的社會中,生活條件更加惡化,絕望和被剝奪感有增無減。
美國還動輒祭出所謂『民主』大旗,竭盡打壓遏制中東國家。伊朗便是受此荼毒最嚴重的中東國家之一。上世紀五十年代,民選首相摩薩臺在執政期間推動石油業國有化,觸及西方國家利益。195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參與的政變推翻了摩薩臺政權,美國也因此被稱為『民主小偷』。後來,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美國支持的巴列維王朝被推翻,美國開始對伊朗實施長達40年的封鎖和制裁。2018年,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伊朗國內物價水平和失業率齊昇,貨幣『斷崖式』貶值,大批民眾生活陷入困境。
美國不顧中東地區錯綜復雜的部落和教派衝突,肆意輸出自己所謂的『民主』,打破原有脆弱的平衡,加深了這一地區的動蕩形勢。伊朗德黑蘭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哈米德·瓦法埃說,『民主』是美國政客推行霸權主義的幌子。
民主是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各國人民的權利,不是由美國壟斷和濫用的工具。『燈塔之國』在中東的丑行讓美式民主原形畢露,美國頑固堅持的冷戰對抗思維有悖於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其背後的霸權野心和野蠻行徑更已成為國際關系民主化進程中的『絆腳石』。當今世界面對多重挑戰,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求同存異纔是正道,把民主一元化、工具化、武器化沒有出路,最終害人害己。
- 釋疑|王力宏李靚蕾巨額財產怎麼分?孩子撫養權歸誰?2021/12/16
- 看的蛋疼!男子吃早餐雞蛋突然爆炸202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