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2日下午,美國總統拜登乘坐專機抵達日本橫田空軍基地。23日,他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首次面對面正式會談,『延伸威懾』或將成為會談的關鍵詞。日媒稱,預計雙方將圍繞加強美國以核與常規戰力參與日本防衛的『延伸威懾』進行協商,而這背後對抗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的意圖不言而喻。今明兩天,拜登還將發表有關『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聲明,並參加『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會議。訪問日本前,拜登先與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首爾舉行了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中並未直接提及中國,然而『印太』『供應鏈』等字眼相較於去年的兩國領導人聯合聲明有所增加,加上IPEF是他們會談的核心議題,在外媒看來,這一系列『信號』都指向了『遏制中國』。對於日韓政府緊跟美國的步伐,兩國不少民眾都很擔懮。從首爾到東京,《環球時報》記者連日來在反對拜登到訪的集會上不斷聽到他們的疾呼:美國的做法為地區局勢動蕩埋下禍根,韓日兩國不該將自身置於危險境地。
日媒:初定參加IPEF磋商的國家大約十個
23日,拜登將先拜訪日本德仁天皇,然後與岸田文雄舉行會談。『延伸威懾』預計是會談的一個關鍵詞。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披露稱,岸田認為有必要同拜登一起展現重視『核保護傘』的姿態,以緩解國內的不安。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木原誠二在22日的電視節目上稱:『朝鮮正推進核開發,擁核國家位於日本近鄰。延伸威懾是必然的。』
『應對中國將是本次日美首腦會談的主要議題之一。』日本NHK電視臺22日報道稱,預計兩國將協調提高對中國的『遏制力』,並對其加強在東海、南海活動表達關切。日美領導人也有可能提及臺灣問題。
共同社稱,拜登預計在23日發表有關『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聲明,將主張通過『公正且強韌的貿易』等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初步參加磋商的國家預計有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度等十個國家。IPEF也是日美領導人會談的議題之一。
拜登24日出席QUAD領導人會議同樣備受關注。有日媒引述外務省相關人士的話稱,QUAD聯合聲明預計將寫入就加強向國際社會提供新冠疫苗達成共識的內容,『此舉旨在對抗通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來擴大影響力的中國』。這名消息人士透露,QUAD領導人會議將探討完善發展中國家疫苗配送供應網,提供保冷設備,並推進加強接種機制的『最後一英裡支援』。路透社22日報道說,對於是否將韓國納入QUAD,一名陪同拜登訪問韓國的美國高級官員22日稱,美國目前暫不考慮。
韓媒對比去年和今年的聯合聲明
22日啟程前往日本前,拜登與尹錫悅一同視察了韓國空軍作戰司令部航空航天作戰本部(KAOC)。據韓聯社報道,尹錫悅表示,KAOC扮演著韓軍『戰略司令部』的角色,是韓美應對『不斷昇級的朝鮮核導威脅的核心基地』,是兩國同盟的象征。拜登則稱,韓美同盟『遏制威脅並穩定局勢』對朝鮮半島乃至全世界都『至關重要』。
據法新社報道,拜登22日稱,『不擔心』朝鮮在其亞洲之行期間進行武器試驗,『我們對朝鮮做的任何事情都做好了准備』。他說,並不排除與朝鮮領導人會面,只要對方是『真誠』的。
21日,美韓總統發表聯合聲明,外界認為『針對朝鮮的遏制戰略更加明確』。韓國《國民日報》22日分析說,聲明並未提及韓朝《板門店宣言》以及朝美新加坡聯合聲明等成果,出現了去年韓國時任總統文在寅與拜登聯合聲明中未提及的聯合軍演內容。韓美此次商定啟動旨在擴大朝鮮半島及周邊地區韓美聯合軍演范圍和規模的磋商。拜登確認,將動用所有力量向韓國提供『延伸威懾』。
尹錫悅21日表示,將致力於與美國建立『全球全面戰略同盟關系』。『這實際上就是指韓美同盟從軍事拓展到經濟安全和全球問題。』《京鄉新聞》22日分析稱,在供應鏈問題上,盡管韓美為回避『脫鉤』說法而使用『彈性供應鏈』的措辭,但這其實意指韓國准備參與美國在半導體、電池、稀土等核心產業上牽制中國的供應鏈重組。
《國民日報》認為,這份聯合聲明針對中國的意味比較明顯,因為去年聲明中出現『印太』和『供應鏈』字眼分別為5次和2次,而今年分別達到9次和11次。另據紐西斯通訊社報道,韓美聯合聲明再次提及維護南海和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可見和明確』的成果受質疑
『整個聲明中沒有任何關於與中國合作的字眼,這是韓美打造全球全面戰略同盟關系引發外界擔懮的原因之一。』韓聯社22日社論說,中國是世界最大半導體市場之一。雖然韓美強調希望建立以『民主價值觀』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但無論是卷入美中半導體競爭還是兩國在印太地區的博弈,對韓國來說都不是明智的選擇。如果韓國新政府想要鞏固和發展韓美同盟,那麼更應該運用智慧制定對華戰略框架。
韓國《京鄉新聞》22日說,在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看來,拜登來訪並沒有與韓國達成『可見和明確』的成果,而會談的核心議題是IPEF,中國對該框架很可能表示反對,『希望尹錫悅政府在拋棄均衡外交後,能拿出充分應對後續風波的對策』。共同民主黨同時強調,韓美聯合聲明沒有政治解決朝核問題的創造性方法,也沒有體現准備積極解決的意圖。遼寧大學教授、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韓美強化軍事同盟具有很強的挑釁性,不利於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
『韓美聯合聲明凸顯美國想要拉攏韓國、加緊圍堵中國的意圖。』呂超說,文在寅執政時實行『不選邊站』策略,而拜登此行就是想打破這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從特朗普到拜登,美國對華競爭、牽制的意圖沒有發生變化,反而有增強的趨勢。』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廣濤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如何應對固然重要,但美國的亞太盟友、准盟友如何回應美國也值得關注,這是影響未來中國周邊局勢的關鍵因素之一。
就韓國而言,呂超認為韓方官員近日強調IPEF不針對中國、韓美領導人會談並未談及『排華供應鏈』等,貌似正在『盡力避免』與中國產生政治和經濟衝突。就日本的情況來說,王廣濤表示,雖然日本朝野就『遏制中國』在很大程度上達成某種共識,但也有主張緩和對華政策的在野黨政界人士。在改善對華關系方面,日本企業或能發揮一定積極作用,但其對外投資活動也可能受到日本政府限制。
- 『山盟海誓·戀在武夷』主題文旅產品推廣活動在福建武夷山舉行2022/05/21
- 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