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天下博覽
搜 索
高溫炙烤歐洲多國敲響氣候變化警鍾
2022-07-25 08:48: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高溫炙烤歐洲多國敲響氣候變化警鍾【專家指責西方國家逃避責任應對乏力】

  □本報見習記者王衛

  □本報記者 吳瓊

  隨著北半球逐漸臨近一年中最熱的時節,疊加今年氣溫異常昇高影響,多個歐洲國家正經歷高溫『烤』驗。酷暑高溫給民眾生活工作、森林防火、農業生產和能源需求等帶來極大挑戰。世界氣象組織7月19日預測稱,當前正席卷歐洲的熱浪將持續多日,而高溫等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將至少持續至本世紀60年代。

  不少專家指出,史無前例的氣候變化衝擊正在威脅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值此之際,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卻試圖逃避應負的責任,口惠而實不至、回避責任的做法拖累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腳步,有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達成的共識。為此,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出警告,面對氣候變化這一共同的威脅,各國必須果斷采取一致行動,為人類共同的未來承擔責任。

  高溫熱浪頻發

  近來,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國在內的歐洲多國遭遇罕見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最高氣溫達45攝氏度,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6月同期紀錄。

  據報道,7月19日中午時分,英國倫敦地區希斯羅機場的溫度計指向40.2攝氏度,打破3年前的最高氣溫紀錄。英國氣象局警告說,英國多地氣溫仍在攀昇。英國政府當日已發布『國家緊急狀態』警報。

  法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一股熱空氣7月11日開始進入法國,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昇至30攝氏度以上。該機構上月中旬就發布天氣預報稱,法國西南部11個省發布高溫紅色警報。海濱城市比亞裡茨當日下午氣溫飆昇至42.9攝氏度,創當地2003年以來最高氣溫紀錄。

  意大利也遭到熱浪襲擊,北部一些地區氣溫上月17日達到40攝氏度。北部城市布雷西亞以及中部城市佛羅倫薩和佩魯賈當日宣布進入橙色級別的高溫緊急狀態;都靈宣布上月19日進入最高級別的紅色高溫緊急狀態。

  此外,根據西班牙國家氣象局數據,距離西班牙首都馬德裡約161公裡的坎德萊達鎮7月11日最高氣溫達43.3攝氏度,南部塞維利亞市最高氣溫達42.4攝氏度,西南部巴達霍斯市和梅裡達市最高氣溫為42攝氏度。

  事實上,從歐洲到北美,整個北半球今夏都已遭異常高溫天氣襲擊。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稱,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氣候系統不穩定加劇。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候變化學教授科琳娜·勒凱雷說,英國出現創紀錄高溫非常不尋常,但並不令人驚訝。她指出,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極端高溫天氣增多,而英國『絕對沒有為這種極端溫度做好准備』,氣候變化的速度比人類社會的適應性行動還要快。

  世界氣象組織稱,受氣候變化影響,預計未來極端高溫將出現得更頻繁、更早、更強烈。

  專家發出警告

  歐洲多國經歷的極端高溫天氣再一次敲響了氣候變化危機的警鍾。有專家表示,氣候變化的影響非常廣泛,不僅會出現極端溫度和熱浪,還會影響生態系統以及農業和糧食生產。

  在英國這個住宅內極少安裝空調的國家,異常高溫已經對生態系統、公眾健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學校教育等多個領域造成嚴重影響。倫敦消防局7月19日宣布啟動『重大事件』警報。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當天表示,倫敦的形勢目前非常嚴峻,火災數量『大幅增加』,其中,最為嚴重的是倫敦東部郊區溫寧頓村發生的火災。

  據報道,法國巴黎、裡爾、馬賽等多個城市近日空氣質量等級為『差』,一些地區開始對機動車采取限速措施;巴黎市政府從上月18日起禁止污染排放水平標簽為3至5類的機動車上路。高溫還導致法國用電量激增,該國開始轉向從鄰國進口電力。

  意大利農民協會說,意大利北部約一半農業區的降水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農作物受到乾旱威脅,損失估計為10億歐元。都靈所在的皮埃蒙特大區主席阿爾貝托·奇裡奧說,意大利最長的河流波河今年的水量比正常年份低72%,而這條河對農業灌溉至關重要。皮埃蒙特部分區域已經連續110天沒有降雨,而去年冬天的降雪量也很少,這使形勢更加嚴峻。

  此外,世衛組織環境、氣候變化與健康司司長瑪麗亞·內拉警告,熱浪將給老人、兒童、孕婦等多個群體的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法國衛生和疾病預防部長布麗吉特·布吉尼翁表示,法國醫院的工作量『顯然已處於飽和狀態』。衛生部門建議民眾一天中最熱時段減少外出、常飲水、避免體力勞動等。法國還設立了相關專項服務熱線。

  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尼科斯·克裡斯蒂迪強調,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正在迅速增加。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7月19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戴著一條象征氣候變化的領帶說,他希望熱浪能夠為各國政府敲響警鍾。

  西方應對乏力

  瑪麗亞·內拉指出,氣候變化正在對許多方面產生影響,好的解決辦法是人類攜起手來共同應對,比如采取措施力爭實現零碳排放,並加快向清潔、可再生能源過渡。

  還有不少專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擔懮,史無前例的氣候變化衝擊正在威脅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古特雷斯指出,氣候變化正在對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構成嚴重威脅,並為此強調面對這一共同的威脅,各國必須果斷采取一致行動。他還表示,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與限制全球氣溫上昇和加強氣候變化抗御能力的關鍵工作密切相關。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采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加強氣候變化立法,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並為綠色科技和創新投資。

  不過,在家門口正遭受歷史罕見的熱浪侵襲、氣候變化警鍾被敲響之際,不少西方國家領導人卻忙著四處求能源,對曾經作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承諾缺乏關注甚至置之不理。

  為此,美國『政客』新聞網評價稱,西方政客對氣候變化失去警惕,他們試圖向選民傳遞這樣一種信息——飆昇的電力、天然氣或食品價格纔是目前更為緊迫的問題。

  而且,西方國家作出的一些應對氣候變化承諾言猶在耳,卻口惠而實不至。在前不久結束的七國集團峰會、北約峰會上,西方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秀了一把雄心』。這些西方國家聲稱,支持在2022年底前建立全球『氣候俱樂部』,以加速實施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德國總理朔爾茨還信誓旦旦地稱,七國集團希望就應對氣候變化為相對貧困國家提供專業知識和資金幫助。然而,在近日舉行的波恩氣候大會上,西方國家卻又極力反對向遭受全球變暖破壞性影響的貧窮國家提供財政援助,甚至不願將此項議題納入今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議程。

  為此,國際輿論稱,發達國家應停止坐而論道,收起動輒指責他人的傲慢嘴臉,用具體行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自身義務和責任。

  古特雷斯強調,在長達20多年的聯合國氣候談判進程中,一些發達國家總是試圖逃避應負的責任。它們甚至挑戰『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向發展中國家轉嫁減排責任,並遲遲不兌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支持的承諾。這種缺乏誠意、回避責任的做法拖累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腳步,有違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達成的共識。

  古特雷斯18日還表示,國際社會在氣候變化的合作已經被『削弱』。盡管一些西方領導人堅稱,衝突和生活成本的上漲『不會影響他們實現崇高的環境目標』,但氣候倡導人士越來越擔心,在這方面西方主要經濟體已經出現了領導力真空。

  面對已被敲響的氣候變化警鍾,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瑪麗亞·內拉指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人類攜起手來,共同應對全球變暖。

責任編輯:盧玥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