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欲部署千枚導彈 因臺海局勢?#
日本以『中國威脅論』的借口來發展軍力的情況並不少見,今年4月份,日防衛大臣在談及2023年度防衛預算時暗示把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納入預算考慮范圍,其理由就是中國的軍備建設和軍事活動『引發國際社會強烈擔懮』。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對此回應稱,這種企圖突破『專守防衛』的危險苗頭,纔是國際社會應高度警惕和強烈擔懮的。日本軍國主義當年以『外部威脅』等為借口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地區國家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我們敦促日方以史為鑒,約束自身言行,多做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日本在第二次大戰後被套上枷鎖,『和平憲法』第九條明訂日本『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因此日本這些年以來並沒有部署可打擊外國領土的遠程導彈。近年來,在修憲的強烈呼聲下,國防開支不斷增加,日本政府也采取了更強硬的戰略。
宋忠平表示,最近幾年日本一直在竭力突破『專守防衛』,鼓吹解禁『集體自衛權』,這也就是要使日本自衛隊具備『攻防兼備』的能力,尤其在境外可以對其他國家實施源頭打擊,而日本『放風』要配置遠程巡航導彈的目的就在於此,『當前日本國內修憲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以自民黨為首的修憲勢力在參議院保持超三分之二多數地位。日本要想修憲,關鍵在於美國的默許,而美國企圖借助日本來實現自己的霸權野心,因此日本突破和平憲法,改變「專守防衛」的軍事體制是大概率事件。』
宋忠平認為,配備中遠程導彈只是突破『和平憲法』的手段之一,未來日本還會研制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甚至會堂而皇之研制航空母艦,這些都是過去『和平憲法』所限制、禁止的。宋忠平認為,在修憲之前就通過媒體『放風』展示出日本的兩手准備,一方面修改『和平憲法』是從程序上進行突破;另一方面,配備有中遠程巡航導彈是事實上的突破,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順理成章』改變日本『專守防衛』的軍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