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0月1日電(國際觀察)美國是全球網絡安全的公害
新華社記者孫丁
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日前發布西北工業大學遭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攻擊事件調查報告,詳細披露美方網絡入侵行動,再次將美國『黑客帝國』的丑惡面目曝光於世。
分析人士指出,長期以來,美國憑借網絡霸權在全世界大搞『黑客』活動,四處展開網絡攻擊,實施監聽竊密,嚴重破壞各國網絡安全與穩定,已成為全球網絡安全的公害。
攻擊中國
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9月先後發布的三份調查報告顯示,中方技術團隊初步判明,相關攻擊活動源自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
調查發現,『特定入侵行動辦公室』以日本、德國、韓國等為跳板,控制中國相關關鍵基礎設施,向西北工業大學內部網絡深度滲透,竊取大量賬號口令、身份驗證、系統日志、訪問權限、文檔資料、網絡配置等關鍵敏感數據和敏感人員信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9月28日表示,近期中方已通過不同渠道要求美方對惡意網絡攻擊作出解釋並立即停止不法行為,但到目前為止,美方一直保持沈默。
美方長期把中國作為網絡攻擊的主要目標之一,攻擊對象涉及航空航天、科研機構、石油行業、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及政府機構等。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網站去年發布的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捕獲計算機惡意程序樣本數量超過4200萬個,其中境外惡意程序主要來自美國,佔比達53.1%。2020年,控制中國境內主機的境外計算機惡意程序控制服務器數量達5.2萬個,其中位於美國的控制服務器約1.9萬個,高居首位。
禍害世界
美國的網絡攻擊對象遍及世界,就連盟友也不放過。早在2013年,美國前防務承包商僱員愛德華·斯諾登就向媒體曝光了美方代號『棱鏡』的大規模秘密監聽項目,其監聽對象不僅覆蓋美國公民,也包括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政要和民眾。
盡管此事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但美國毫不悔改。去年5月,丹麥媒體又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當地網絡,以監聽德國、法國、瑞典、挪威等歐洲國家領導人。
這些爆料不過是美國不可告人的網絡活動的『冰山一角』。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網絡安全報告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在30天內遠程竊取了970億條全球互聯網數據和1240億條電話數據。中國網絡安全公司360提供的報告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曾通過其下屬的『接入技術行動處』等機構,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多個國家、石油輸出國組織、『東南亞-中東-西歐4』光纖通信系統等目標實施了攻擊和竊密。
2020年,美國領導的情報團體『五眼聯盟』甚至以所謂『維護公共安全』為由,公開要求一些高科技公司在加密應用程序中插入『後門』,以便為『五眼聯盟』開展所謂的『網絡執法行動』提供便利。
維護霸權
從『棱鏡』計劃、『怒角』計劃、『星風』計劃,到『電幕行動』、『蜂巢』平臺、『量子』攻擊系統,諸多事實證明,美國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監聽帝國』『竊密帝國』。
然而,美國卻經常上演倒打一耙、賊喊捉賊的荒唐戲碼。美國政府曾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四處兜售所謂『清潔網絡』計劃,企圖組建『小圈子』,在5G領域打壓中國企業,圍剿華為公司。一些盟友對美國的所作所為敢怒不敢言,只能吞下苦果。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前國家網絡安全中心負責人證實,英國政府2019年認定華為不構成國家安全威脅,表示願同華為開展合作。此後,美國派出官員到英國,此人在沒有任何技術依據可以否定英方評估結果的情況下,強行要求英國禁用華為產品。英國政府最終在美方脅迫下妥協。這讓英國遭受巨大損失,不僅從現有設備中剝離華為產品預計將花費至少20億英鎊,而且5G建設進程預計也將推遲3年。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栽贓、打壓中國企業的真實目的是維護美國的網絡霸權,確保自己可以不受阻礙地進行監聽、竊密等網絡攻擊活動。所謂『國家安全』,不過是美國霸權主義為害世界的一塊『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