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免疫學論文稱,不同的分娩方式——順產還是剖腹產——與新生兒腸道微生物組變化和對特定兒童疫苗的反應有關。這項研究表明,和剖腹產相比,順產所致的微生物群組成與健康嬰兒對兩種常規兒童疫苗的特定類型抗體響應增強有關。
該論文介紹,兒童疫苗旨在為童年期相關的一系列感染性疾病提供保護。這些疫苗與免疫反應的相互作用、誘導效果如何,對於在嬰兒體內產生的保護力至關重要。人們已知微生物組在疫苗接種的免疫反應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對早期生活及其對腸道微生物組組成的影響,與後續兒童疫苗反應之間的關系,人們仍所知不多。
論文通訊作者、英國愛丁堡大學德比·博加特(Debby Bogaert)和合作者調查了101名順產或剖腹產嬰兒,評估他們在出生後12個月裡的腸道微生物組。他們還評估了出生後12-18個月時對兩種直接針對呼吸道病原體的常規兒童疫苗(肺炎球菌和腦膜炎球菌疫苗)的抗體應答。
論文作者發現,順產與出生頭幾個月裡腸道微生物中雙歧杆菌和大腸杆菌水平增加有關,對兩種疫苗的IgG抗體響應更強。重要的是,和剖腹產比較後,他們的研究顯示,微生物組介導了分娩方式和肺炎球菌疫苗反應之間的聯系。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他們的這項研究表明,分娩方式可能會導致微生物組改變以及免疫系統對兒童疫苗的反應,但是抗體水平差異與免疫保護力強弱的對應關系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