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中新網評:美國從『盟友』變『損友』 歐盟不乾了!
2022-11-19 10:35:43 來源:中新網  作者:

  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蔣鯉)據法新社報道,近日,歐盟各國財政部長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表示,美國無視歐盟對其《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懮,或導致歐盟采取報復措施。

  美國總統拜登於今年8月簽署《通脹削減法案》,部分條款涉及美國政府為本土電動車產業提供高額補貼,並將進口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此舉將大幅提高美國對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產業的吸引力,吸引歐洲企業遷往美國。

  針對這些不公平條款,歐盟競爭事務專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爾(Margrethe Vestager)上月表示,『原則上,美國不應該拿這個來對抗朋友。』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此前也表示了對美國做法的擔懮。朔爾茨更是發出警告稱,美方做法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關稅戰』。

  美國不惜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憑借不公平手段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更多優勢,損害歐盟就業和經濟增長,可能導致雙方在新能源產業補貼方面的摩擦昇級,進而打擊歐盟與美國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的信心。

  此前,受烏克蘭危機影響,美國拉攏歐洲盟友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導致歐洲深陷能源危機。與此同時,美國趁機高價向歐洲出售液化天然氣,從中賺取巨額利益。盡管歐洲為努力減少對俄依賴尋找替代方案,但現實卻是,歐洲對能源的依賴依然存在,美國卻成了這場危機的最終贏家。

  如今,能源價格持續高企,歐洲企業正常生產活動遭受衝擊,制造業面臨困境,《通脹削減法案》勢必使更多歐洲企業將生產轉移至美國,使歐洲經濟雪上加霜。

  美國堅定奉行『美國優先』原則,一方面拉攏歐盟與自己共同對抗『外敵』,一方面為維護自身利益又不惜犧牲盟友利益,這是美國的一貫作風,其早已從歐盟不可或缺的『盟友』變成了『損友』。

  若美歐雙方無法就這些矛盾達成共識,歐盟采取的報復性措施恐將引發新一輪貿易戰。

責任編輯:江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