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會大廈騷亂事件兩周年前夕,2023年1月3日,國會大廈又經歷了一場被CNN稱為『恐怖表演』的政治混亂:當天的眾議院議長選舉經過三輪投票仍然『難產』,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在100年前,真是『百年一遇』。『國會山騷亂』是從外部進行的暴力衝擊,這次眾議長選舉僵局則是國會大廈內部矛盾引爆的結果。一表一裡,呈現出美國政治體制弊病擴散和加重的亂象。
在三輪投票中都未能過關的是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在外界眼中,他是一個出了名的極端保守派政客,他反對清潔能源計劃、反對《巴黎協定》,承諾要推翻華盛頓已經通過的多項相關立法;他的一些堪稱瘋狂的反華言論,也給中國人留下非常惡劣的印象。但令人驚愕的是,麥卡錫這次並非因為激進遭到反對,反而是因為被一些共和黨內更激進的議員認為『還不夠狠』,足見美國政治的分裂和極化程度有多嚴重。
發生在『美式民主』最高殿堂的一切,並非是簡單的鬧劇,而是有著巨大破壞性和廣泛深遠影響的政治驚悚劇,它不僅讓美國的有識之士痛心疾首,也讓世界多國的政治觀察人士感到不安。
在美國政黨對立不斷強化的同時,共和、民主兩黨的內部分化也日益凸顯,這個時候,一種完全非理性的危險傾向在華盛頓浮出水面:通過在美國之外尋找或者制造出一個『敵人』來壓制、緩解、轉移美國內部的政治分裂。於是,經濟快速發展且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均與美國不同的中國正被強行樹立成『美國的敵人』。在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在展示對華強硬的賽道上爭先恐後,沒有最強硬,只有更強硬。逐漸地,他們陷入集體性的自我催眠,更加看不到『美式民主』的敵人其實就是美國自己這一客觀現實。
美國眾議院將於4日繼續投票,但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個結果已經不重要了。麥卡錫正在與黨內的反對者們進行緊張的談判,說白了還是政治交換,他很有可能做出以後會更『強硬』的許諾。如果最後經過一番折騰,還是麥卡錫當選,那麼他的極端言行可能變本加厲。事實上,中美關系走到今天的困難局面,跟美國病態的政黨政治脫不了乾系。與此同時,政黨功能選舉化、極端議題頻出、否決政治興起等,已經從美國外溢到多個國家和國際機構,引發廣泛擔懮,也嚴重阻礙了國際合作。
從歷史經驗來看,國會政治的『勢不兩立』往往預示著大的動蕩。美國歷史上曾發生過14次國會無法在首輪表決中選出議長的情況,其中13次都發生在南北戰爭之前,而在戰爭爆發前的1855年和1859年的兩次選舉,在表決次數『榜單』上位居前列,分別為133次和44次。蓋洛普的最新民調顯示,在政治仇恨不斷上昇的情況下,90%的美國人預計今年會出現政治衝突。另據不久前的蓋洛普民調,超七成美國人不認可國會工作表現。這都反映出美國社會對國內政治極其普遍的失望情緒。這也顯示出,美國的『對抗民主』已經發展到晚期,並導致它困於『否決政治』的繭殼中,喪失革新動能,未來會更加激進。這樣的一個美國,對世界而言是危險的。
面對美國的政治亂象,加拿大《環球郵報》提出了尖銳的問題:這個國家的政治階層是否有能力治理國家,政黨的內部衝突和矛盾是否會污染整個體系?另一加媒引述研究報告稱,華盛頓和整個美國的有毒政治文化正在蔓延到邊境,『加拿大正在感染美國的政治激進主義』。看來,作為美國的近鄰,加拿大的體會很真切。這樣的美國,還大言不慚地公開稱『這個世界不能失去美國的領導』,不恐怖嗎?
- AKB前成員篠田麻裡子被曝出軌 與丈夫錄音曝光2022/12/3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