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觀察
搜 索
隨筆:私心重,美難當巴以問題『和事佬』
2023-02-02 16:15:01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開羅2月1日電題:私心重,美難當巴以問題『和事佬』

  新華社記者陳夢陽

  巴以衝突愈演愈烈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過去幾天先後訪問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然而結果顯示,這次試圖為巴以局勢降溫的訪問收效甚微。有外媒分析稱,此次『調停之旅』不會產生實質性效果,布林肯除了口頭表態,沒有什麼招數可使,美國注定在巴以問題上難有建樹,根本原因在於其利己主義的中東政策。

  1月27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東部村莊拜特代堅,巴勒斯坦抗議者與以色列士兵發生衝突。新華社發(尼達勒攝)

  2023年開年,巴以局勢驟然緊張,雙方衝突不斷昇級,巴以問題再次令世界關注。巴勒斯坦方面數據表明,已有30多名巴勒斯坦人在衝突中喪生。耶路撒冷猶太會堂襲擊案等事件造成多名以色列人傷亡。美國一向以巴以問題調停者甚至主導者的姿態出現,然而一再反復乃至愈演愈烈的巴以衝突卻令美國難堪。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稱,由於形勢復雜以及巴以雙方正深陷流血衝突的惡性循環中,加之美國一直偏袒以色列,布林肯化解衝突的願景恐難推進。

  外界關注到布林肯中東之行優先目的之一是與內塔尼亞胡政府『迅速接觸』。布林肯30日抵達以色列,重申了華盛頓對這場衝突的長期立場:首先是對以色列的『堅定』承諾,然後呼吁保持冷靜以及對『兩國方案』的口頭支持。曾在美國國務院擔任中東問題顧問的亞倫·米勒認為,在拜登總統可能尋求連任的背景下,現政府想讓自己看上去更『親以色列』。

  從以色列方面看,新上臺的內塔尼亞胡政府對美而言更加桀驁不馴,其早就宣稱首要任務是在約旦河西岸擴建定居點,甚至揚言要將約旦河西岸並入以色列。在這樣強硬的立場下,即便布林肯提出緩和局勢的建議也很難被真正聽進去。位於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比爾紮伊特大學政治學教授加桑·哈提卜認為,布林肯此訪『不會成功地穩定局勢或緩解緊張局勢,因為以色列政府的政策是基於內部考慮,而不是外交政策』。

  布林肯難當『和事佬』,是美多年來在巴以問題上立場有失公允、言行不一的必然結果。拜登政府上臺後做出的包括推動巴以和平、重開負責巴勒斯坦事務的駐耶路撒冷總領事館、阻止以方擴建定居點等承諾迄今均未兌現,其口惠而實不至很難讓巴勒斯坦人相信美國推動巴以實現真正和平的誠意。相反,在美國的斡旋推動下,以色列在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阿拉伯國家緩和關系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此不同待遇,巴勒斯坦人自然『冷暖自知』。巴勒斯坦智庫學者齊亞德表示,押注美國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不過是『海市蜃樓』。

  1月28日,安全人員在耶路撒冷老城外的槍擊事件現場警戒。新華社/基尼圖片社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全面、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事關地區和平穩定,事關國際公平正義。巴以衝突反復上演,根源在於『兩國方案』迄今未落實,巴勒斯坦人民獨立建國的合理訴求長期無法實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盡管拜登政府聲稱支持通過『兩國方案』解決巴以衝突,但他們幾乎沒有為此目標采取什麼行動,看上去也未做出積極努力。美國智庫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研究員安妮爾·謝林表示,盡管巴以緊張局勢加劇,但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改變既有路線。

  中東亂局難解,根本原因還是美國私心太重。從伊拉克到敘利亞,從利比亞到伊朗,美國的中東政策以自身利益為驅動,以維護霸權為目的,雖形式不一、包裝各異,但始終不改其乾涉主義和利己主義本質。只要這個初衷不改,中東就難享太平。正如華盛頓智庫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前總統裡根特別助理道格·班多所說,美國的中東政策留下的是一份『災難性記錄』。如果華盛頓真心想給中東帶來和平、穩定和安全,就應徹底反思一下其幾十年來的中東政策。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