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很多契合之處。』聯合國發展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非常關注中國的政治生活,特別是正在召開的中國全國兩會。閱讀了3月5日提請審議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後,常啟德表示,報告提出『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令他印象深刻。『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實現減貧發展的積極范本。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成為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經驗值得推廣借鑒。』
在常啟德看來,數字經濟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幫助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等。『中國的大數據和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等可以架起溝通的橋梁,成為彌合數字技術鴻溝的樣本。』常啟德說。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非常全面。』常啟德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專門提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彰顯了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決心。常啟德說,近年來,中國在環境治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發展新能源汽車、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中國處於世界領先位置。中方確定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不謀而合。『中國堅持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希望與中國攜手並進,繼續在環保領域深化合作。』
常啟德說,今年是中國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十四五』規劃中關於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內容,與聯合國相關倡議相契合,能夠對在全球范圍內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發揮巨大促進作用。『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推動了多邊主義的發展,可以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更多助力。』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常啟德十分贊同該倡議,認為這是基於中國自身發展提出的全球性主張。他認為,中國本身的發展就是最好的例證,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如此完善,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不能落下任何一個國家,沒有有效的互聯互通,就無法實現自由的貨物貿易和人員往來。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提供增長和繁榮的機會。』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