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天下博覽
搜 索
『全球最大危機之一』!『中東小巴黎』,發生了什麼?
2023-03-20 09:18:21 來源:央視財經  作者:

  2023年3月14日,黎巴嫩本幣黎鎊對美元平行市場(黑市)匯率跌破100000。

  短短一句話折射出這個國家三年多來的整體變化。

  金融系統崩潰、貝魯特港大爆炸、游行、罷工、黎鎊快速貶值、物價飆昇、停電等關鍵詞逐漸成為黎巴嫩在國際新聞裡的代名詞。曾經繁華富庶的『中東小巴黎』快速演變為如今的模樣,而一切都要從匯率開始說起。

  從1507.5到100000:黎鎊匯率的狂飆之旅

  1997年,黎巴嫩政府采取黎鎊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政策,黎鎊對美元的官方匯率維持在1507.5:1。

  2019年秋天,黎金融系統崩潰引發經濟危機,最終演變為該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危機。

  作為危機的一大表象,黎鎊的黑市匯率如剎車失靈一般,一路狂飆。

  2023年2月1日,黎巴嫩央行將黎鎊對美元官方固定匯率從1507.5一次性調整為15000,然而15000距離黑市匯率的64000仍相去甚遠。

  一個月後的3月1日,黎鎊對美元黑市匯率跌破90000。黎央行隨即出手乾預匯市,黎鎊匯率短暫回昇至80000。

  這不是央行第一次出手乾預匯市,但政府采取的所有措施均未能阻止黎鎊下跌的勢頭,因為黎巴嫩各行各業對黎鎊都已失去信心。黎鎊最終在3月14日跌破頗具象征意義的100000。

  從1507.5到100000,黎鎊在短短三年內的跌幅超過98%。2019年秋天之前,黎巴嫩面額最大的紙鈔10萬黎鎊可以兌換66美元,如今,不到1美元。

  匯率大幅貶值給黎巴嫩這樣一個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帶來的影響無疑是災難性的。

  物價飆昇,居民購力大幅下降。

  2022年,黎巴嫩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171.2%,連續三年出現超過三位數的物價漲幅。

  本幣貶值,居民收入嚴重縮水。

  2022年,黎巴嫩在世界銀行的評級中從中高收入國家滑落為中低收入國家,盡管人均國民收入仍有3450美元(約合人民幣23937元),但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有近80%的黎巴嫩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電費致貧

  新年伊始,黎巴嫩唯一的國營電力公司宣布了一個消息——每天市政供電延長至4小時。

  既不是24小時,也不是14小時,而是4小時。

  4小時仍是理想狀態,在大部分地區,市政供電每天僅有1到2小時。

  黎巴嫩的電力基礎設施在1975年至1990年的內戰中損毀嚴重。90年代起,私人發電機成為黎巴嫩街頭隨處可見的設備。每個社區或居民樓都配備私人柴油發電機來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居民或平攤電費,或根據各自用電量繳納費用。隨著黎巴嫩經濟危機加劇,市政供電時間不斷縮短,柴油價格持續上漲,電費也越交越多。

  黎巴嫩中央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12年,電費佔家庭支出的比例不到5%。而到了2022年,90%的黎巴嫩家庭會使用私人發電機,平均每月支出的44%用在了電費上。如果是低收入家庭,電費支出佔比最高能到88%。

  工作一個月,收入幾乎全部用於交電費,這是在黎巴嫩真實發生的事情。

  一場全面的危機

  黎巴嫩護士協會在今年3月迎來成立20周年的慶祝活動。協會主席薩辛女士卻在為不斷流失的人纔懮心忡忡。

  黎巴嫩國內的護士總數曾經超過18600人,但在過去三年多,有接近兩成護士已經離職,餘下仍堅守崗位的人群裡,也有超過一半的護士打算在未來兩年出國。

  原因只有一個——收入。

  經濟危機之前,一位資深的護士往往能拿到2000美元以上的月薪,現在的月薪僅為數十美元。

  護士行業的困境也是黎巴嫩各行各業的真實寫照。

  企業界和勞工代表於去年12月達成協議,建議將每月最低工資調高至450萬黎鎊,但協議未獲政府批准,至今沒有付諸實施。在達成協議的12月中旬,450萬黎鎊約合105美元,現在,不到43美元。

  黎巴嫩國立高等音樂學院資深教師的月薪折算成美元後,僅相當於60美元。迫於經濟壓力,這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名校自2022年10月起采用新的教學課程表,教師每周僅到校工作一天,餘下時間只能網絡授課。

  在持續性經濟萎縮之下,黎巴嫩的專業人纔正在不斷流失,而中等和低收入階層更難以逃脫危機。

  這樣的現象有其深層次原因。

  1943年黎巴嫩獨立建國後,由於資源貧乏和工業基礎薄弱,金融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農業、制造業產品需要大量進口,黎巴嫩經濟對外依賴嚴重。

  內生外在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之下,銀行業最終在2019年秋天轟然倒塌。在接連遭受政府倒臺、貝魯特港大爆炸、新冠肺炎疫情、俄烏局勢的衝擊之下,黎巴嫩最終陷入該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危機。

  世界銀行甚至將這場危機列為自19世紀中葉以來全球最為嚴重的危機之一。

  黎巴嫩本國人口約450萬,海外僑民達上千萬之多。2022年,黎巴嫩僑匯超過60億美元,相當於該國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正是這些不斷匯回的美元維持著黎巴嫩人的日常生活,國家潰而不崩,僑匯可謂功不可沒,但也僅僅是維持而已。

  該如何讓黎巴嫩走出困境,世界銀行給出的建議是對財政、金融、社會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革,可現實是自2022年11月1日起,黎巴嫩議會歷經11次投票仍未能選出新的總統,現任政府首腦納吉布·米卡提僅有候任總理的身份,換言之,黎巴嫩已處於雙行政首長空缺的情況。

  黎巴嫩實現復蘇的前提是找到一條可靠的路,但尋找的過程談何容易。

  3月18日,黎鎊對美元平行市場(黑市)匯率跌破110000,再創歷史新低。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