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0日電(張乃月) 2003年3月20日,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正式向伊拉克宣戰,戰爭打響一周後,當時的美軍少將大衛?彼得雷烏斯向一位美國記者拋出一個問題:『告訴我這將如何結束。』
二十年後,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仍未揭曉。因為美國既沒有反思霸道行徑,也未關停『戰爭機器』……
『無法抹去的戰爭謊言』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2003年3月20日清晨,29.5萬名美國和盟軍士兵越過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邊界入侵伊拉克,打著銷毀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旗號,開啟了所謂的『伊拉克自由』行動。
不到一個月,美軍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同年,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被美軍抓獲。
然而,時至今日,在伊拉克仍未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英國前官員彼得?海恩表示,當年的入侵是基於有缺陷的情報,『我們在謊言之中開戰』。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所總理事卡林?馮?希佩爾博士認為,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很多信譽,『二十年後,你仍然會聽到人們說:我們為什麼要相信美國的情報?』
根據美國布朗大學的『戰爭成本』項目,2003年至2019年,估計有30萬伊拉克人死亡,還有8000多名美國軍人等喪生,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已耗費近1.8萬億美元。
『無法愈合的戰爭傷疤』
『因為2003年後發生的事情,我失去了四個孩子,這仍然是我心中無法愈合的傷疤。』89歲的哈吉?穆罕默德?卡沙利告訴半島電視臺,自己的兒孫在2007年的一次汽車炸彈襲擊中一同喪生。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在伊拉克造成了可怕的人道主義災難。
戰爭中,美軍大量使用國際法禁用的貧鈾彈,使伊拉克大部分地區的先天性出生缺陷、癌癥和其他疾病患者數量激增。
美軍在阿布格裡卜監獄虐待伊拉克囚犯照片,更是將當地民眾的憤怒推向新高峰。
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所統計,20年間,有18.5萬至20.8萬名伊拉克平民因戰爭喪生,受到戰爭殃及的伊拉克家庭、民眾不計其數。
與此同時,伊拉克原有的政治生態遭到破壞,各黨派、教派間的矛盾激化,伊拉克一步步走入混亂。
BBC分析,薩達姆政權倒臺後,伊拉克出現權力真空,暴力事件席卷各地。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後,美軍留下的反恐爛攤子催生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勢力崛起,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之間形成了一個新的恐怖組織活躍地帶。2014年,『伊斯蘭國』奪取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區,美國再度增兵伊拉克。
20年後,伊拉克戰亂未消,人們仍然怒氣難平。
2008年向小布什扔鞋的伊拉克記者蒙塔達爾?紮伊迪,時隔15年接受采訪時仍表示,對自己當年『扔鞋』的行為並不後悔。
紮伊迪說,是小布什犯下了錯誤,『改變了包括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敘利亞在內的整個地區。』
『無法關停的戰爭機器』
盡管益普索調查公司最新民調顯示,在美國入侵伊拉克20周年之際,61%的美國人認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是錯誤的。大多數人認為這讓美國變得不那麼安全。但美國政府似乎很難『反省』自身的錯誤。
美國前聯邦調查局特工羅利2003年3月曾給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寫過公開信,警告入侵伊拉克會導致『恐怖主義泛濫』,但20年過去了,仍沒有人為美國政府的致命錯誤負責。《衛報》稱,小布什及時任副總統切尼沒有被任何形式的委員會或法庭追究責任。
伊拉克戰爭爆發20周年前夕,美國反戰人士聚集在白宮附近的拉斐特廣場,敦促美國政府反思伊拉克戰爭。集會者打出『對美國無休止戰爭說不』『停止戰爭撥款』等反戰標語,呼吁美國關停『戰爭機器』。
甚至有人抬著蓋有伊拉克、敘利亞、烏克蘭等國國旗的『棺材』,以此指代美國外交政策的『受害者』。
美國全國反戰聯盟(UNAC)協調員隆巴多接受俄新社采訪時稱,美國並未從入侵伊拉克中吸取教訓,只是改變了策略,更加依賴制裁和代理人戰爭,『美國沒有改變,它的侵略性加倍了。』
《外交事務》雜志提到『伊拉克綜合征』,即美國人害怕傷亡,只有在美國人生命損失最小的情況下,他們纔會支持軍事行動。因此,希望使用武力的美國決策者必須『盡可能不流血地戰斗』。
2023年3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突訪伊拉克,這位美軍撤離伊拉克前最後一任駐伊美軍司令表示,美軍准備『繼續留在伊拉克』,並宣稱將『在非戰斗行動中提供建議和幫助,以支持伊拉克領導的反恐斗爭』。
《耶路撒冷郵報》認為,美國看似『應伊拉克政府邀請』繼續留駐,但實際上是在發出提醒,美國將繼續在伊拉克發揮作用。
路透社則表示,奧斯汀此行尋求遏制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伊拉克則擔心成為『美國和伊朗之間衝突的游樂場』。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絲路擷珍——銅胎掐絲琺琅藝術展』在滬開展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