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甩鍋』治不了美國芬太尼之『病』(觀象臺)
2023-07-04 08:26: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甩鍋』治不了美國芬太尼之『病』(觀象臺)

  近日,美國司法部宣布以涉嫌生產銷售涉芬太尼化學前體為由,起訴多家中國企業和數名中國公民。此前不久,美國財政部以銷售壓片機、模具等設備涉芬太尼為由,宣布制裁7個中國實體和6名個人。在芬太尼泛濫問題上,美國頻頻『碰瓷』中國,還是熟悉的『內病外治』套路。

  芬太尼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效阿片類物質,主要用於臨床麻醉。根據國際麻醉品管制局統計,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芬太尼類藥品生產國和消費國,佔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人,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近年來,合成阿片類物質,特別是芬太尼,導致的死亡人數急劇上昇。

  芬太尼泛濫已成為席卷美國的公共衛生危機。然而,美國卻始終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屢次『甩鍋』中國。

  ——美國鼓噪所謂『芬太尼前體』概念,實屬規避責任、公然『甩鍋』。美國所謂的『芬太尼前體』是普通化學品,被合法且廣泛地應用於正常工業生產中,任何公司均可自行生產、出口和使用,無需向政府部門報告。美國提出的所謂『了解你的客戶』的做法,遠超出聯合國禁毒公約對各國的義務約定。而且,根據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保證國際貨物不用於非法目的,是進口企業的基本責任,也是進口國政府的法定義務。美國對中國的無端指責和制裁乾涉,實際是漠視國際貿易和禁毒規則秩序,逃避本國管理責任和國際禁毒義務。

  ——美國指責中國『破壞中美禁毒合作』,實屬推卸責任、『倒打一耙』。聯合國禁毒公約中管制的芬太尼類物質共27種。中國是全球第一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管制品種遠超出聯合國公約范圍,並對所有列管化學品實行進出口許可和國際核查制度,有效防止列管化學品通過國際貿易途徑流入制毒渠道。這為防范芬太尼跨國非法制販和濫用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是主要受益國。根據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等禁毒執法部門通報,自2019年中國政府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以來,美方再未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此外,中美自2003年就建立了禁毒情報交流會機制,迄今共舉辦9屆交流會。中方始終本著人道主義和負責任態度,拿出足夠善意和誠意與美方開展超常規合作,幫助美方解決芬太尼濫用危機,與世界各國共同應對毒品問題新挑戰。

  作為全球芬太尼問題最為突出的國家,美國不僅至今仍未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而且屢次無理制裁中國實體和個人,甚至將中國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國家毒品實驗室等承擔芬太尼類物質檢測管控工作的重要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制裁,嚴重限制中國禁毒工作能力和中美雙方禁毒合作基礎,對國際禁毒合作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執法人員在第三國采用『釣魚執法』誘捕中國公民,多次悍然起訴中國實體和個人,任意拘押中國公民,實屬典型『長臂管轄』,是對國際法的肆意踐踏。美國早已習慣使用非法手段施壓、脅迫、霸凌他國,企圖誤導民眾,轉移輿論焦點,掩蓋本國禁毒不力事實。墨西哥總統洛佩斯此前曾嚴厲指責美國以『禁毒』之名,在墨開展間諜活動,是『具有侮辱性、傲慢的乾涉行為』,令人無法接受。

  在全球各國對芬太尼等阿片類物質管控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美國芬太尼問題卻持續惡化,致死人數不降反昇。因為,美國芬太尼泛濫的『病根』在國內——一邊是美國大型醫藥企業花重金進行政治游說、兜售『阿片類物質無害論』;一邊是美國政府放任民眾形成濫用藥物習慣,對阿片類物質跨境非法制販利益鏈條管制不力。

  『甩鍋』『碰瓷』他國,解決不了問題。美國芬太尼泛濫是個『內病』,必須『內治』。(人民日報海外版高 喬)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