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琦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近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借所謂『自由媒體聯盟』名義發表聲明,污蔑抹黑香港新聞自由,攻擊香港特區政府正當執法。對此,香港特區政府、外交部駐港公署、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予以駁斥並正本清源。香港是法治社會,香港特區新聞自由受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保護。香港特區警方對當地部分違法傳媒機構依法采取措施,是捍衛香港特區法治的正義之舉,與所謂『新聞自由』無關。
指責『全球南方』國家新聞不自由,是美國乾擾他國內政、為本國互聯網科技平臺張目的一貫作法。針對中國香港的這次抹黑,不過是美國借所謂『自由主義』之名、行乾預他國內政之實的兩面派作法的最新例證,與其一貫的亂港、亂華圖謀一脈相承。實踐證明,在新聞自由問題上,美國自身劣跡斑斑,根本無法『自我稱義』。
近年來,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對190個國家和地區的排名,2019年,美國新聞自由度排第48位、2022年排名第42位、2023年排名第45位。由此可見,美國在西方新聞界的口碑不佳。美國各級行政部門對記者追捕、襲擊、邊境攔截、監視、發傳票,對攝像機等設備扣押等,這些侵犯新聞自由的行為屢見不鮮。
2023年,美國至少12名記者被捕或面臨指控:其中,3名記者在報道親巴勒斯坦抗議示威活動時被捕,罪名分別是亂穿馬路、擾亂治安和非法侵入罪;阿拉巴馬州的2名記者,因『出版』而被指控犯有重罪;伊利諾伊州的一名記者因向市政府僱員詢問『太多問題』而被傳喚……這些記者因正常新聞報道而遭刑事定罪的事件表明,美國政府要麼對新聞采訪業務無知,要麼利用起訴威嚇新聞從業人員。記者作為公眾的眼睛和耳朵,有權不受乾擾地收集新聞信息。當記者受到阻礙時,公眾的知情權和追究權也會受到傷害,這意味著所有人的自由都會減少。
美國政府利用新聞媒體和科技平臺對全球的監控,也無出其右。一項『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全球監控指數』的研究結果顯示,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自由民主國家』是監控技術的主要使用者。
從『棱鏡』計劃、『怒角』計劃、『星風』計劃,到『電幕行動』、『蜂巢』平臺、『量子』攻擊系統,再到2023年美國五角大樓泄露的機密文件顯示:美國情報機構一直都在搞竊聽,即便對『親密盟友』也不放過,其監聽對象包括摩薩德、韓國高官、聯合國秘書長等。美國在全球無所顧忌地使用網絡監控,並沒有因斯諾登的曝光而有所收斂,其一直用技術工具和監控軟件收集大量數據,並通過自動監視計算機篩選。
即使在民用的網絡空間,美國政府的滲透也無孔不入。作為全球信息的技術入口和新聞平臺,美國科技公司在言論表達、輿論塑造上的操控態勢,使其在美國國內與全球都有議程設置能力。這些科技公司本應是全球公器。然而,通過有意或被迫與美國政府合作,它們已經成為美國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斗爭的工具,成了美國政府力量的『加速器』和『放大器』。在這種權力和資本的合謀與操控下,網絡平臺沒有讓美國異質型社會的眾聲喧嘩和輿論紛紛求同存異,反而成為不同黨派間爭奪民意、詆毀對手的趁手工具。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在侵犯新聞自由問題上沒有本質區別。奧巴馬政府利用1917年《間諜法》起訴的吹哨人數量,超過歷屆政府的總和;特朗普執政期間,持續貶低記者,反復宣稱媒體是『人民的敵人』。正如汪文斌所說,所謂『新聞自由』不過是有關國家攻擊抹黑別國的工具,一旦涉及其自身利益,這些國家根本不在乎什麼新聞自由。他們打著『新聞自由』旗號,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無非是對香港蒸蒸日上的大勢心有不甘,試圖延續自己以往在香港的特權和影響,但這些都是徒勞的。
美國自身在新聞自由問題上劣跡斑斑,根本沒有資格對香港特區的新聞自由說三道四。這些不友好的指責,只會造成互不信任、乖戾的國際政治氛圍。『敦促有關國家正視香港已回歸中國的事實,摒棄殖民心態。打著「新聞自由」的幌子插手香港事務的圖謀,注定將以失敗告終。』(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