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近日報道,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今年2月向內閣官房提交了19件共182項慰安婦問題相關檔案。專家指出,其中顯示二戰時日本軍方參與強征慰安婦的記述『隨處可見』。不過,日本政府仍然堅持『沒有找到顯示強征的記錄』。
國立公文書館相當於日本國家檔案館。此次提交的19件檔案是日本法務省匯總的戰後東京審判及乙丙級戰犯審判記錄。其中,『巴達維亞審判25號事件』資料記載,日本海軍駐印度尼西亞特別警察隊原隊長戰後向法務省相關人員作證稱『奉奧山部隊命令,將200名左右婦女作為慰安婦帶至巴厘島』;另一份『坤甸審判13號事件』的判決書中也有『多數婦女被粗暴威脅並受到強迫』的記載。
1993年,時任日本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表講話,稱『(慰安所)是根據當時軍方的要求而設置』,『存在許多違反本人意願的征募事例,而且也存在當局直接參與的事例』,承認日本軍方曾參與強征慰安婦。然而,安倍內閣在2007年的政府答辯書中稱,『在河野談話之前,政府所發現的資料中找不到直接顯示軍方和政府機構強征的記述』。2014年,安倍政府又在有關河野談話出臺經過的調查報告書中稱,『(河野)沒有對原慰安婦的證言進行調查』。
日本政府從1991年起對慰安婦問題持續調查至今。內閣官房收集到的官方資料共計317份,其中一些資料由學者及市民團體發現,能夠佐證河野談話。本次國立公文書館提交的19件檔案中,大部分由日本關東學院大學教授林博史發現。林博史向媒體表示:『檔案明確證明,軍方曾強制征收慰安婦。』
但是,日本內閣官房助理副長官室參事官鳥井陽一表示僅『認識到存在以強迫要求賣淫為由,軍人被判有罪的情況』,同時稱『從總體上看並不能找到能夠直接證明軍方曾強征慰安婦的記錄』。
研究日本近代史的東京大學教授外村大指出,這19份資料『就佔領地的大量事例講述了具體狀況,如果政府面對這些檔案還是不改變見解,那麼他們應該說清楚,究竟什麼纔是「直接顯示強征的記錄」』。
《琉球新報》發表社論認為,國立公文書館向政府提交的文件證明了日本軍隊強征慰安婦的事實,日本政府應當再次進行道歉和反省。日本政府應該根據這些文件呈現的事實,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歷史,修改2007年的政府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