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網站25日開了一個新網頁,宣介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100天的政績。該網頁稱,特朗普在執政百日內『采取大膽行動』恢復美國繁榮,保障美國安全,組建政府,尤其把執政重點放在重建軍隊、終止非法移民和重振經濟信心上,由此保持了對美國民眾的競選承諾。
去年10月,特朗普曾在美國東部賓夕法尼亞州的葛底斯堡發表競選演說,暢想其當選總統後的『百日新政』,作為他與廣大選民之間的一個『契約』。到4月29日,特朗普入主白宮將滿百日。最近,根據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發布的數據顯示,對特朗普總統的工作持肯定態度的選民比例是41%。這一數字創下了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歷任總統執政百天支持率的新低。從這個數字看,似乎特朗普總統的表現不佳。
事實上,抱著『顛覆舊建制』理念上臺的特朗普確實是准備上臺後『大乾一場』的。上任第一天,特朗普就簽署了首道行政命令,叫停了『奧巴馬醫改法案』。1月23日,在特朗普執政後的首個工作日,其簽署了另一道行政命令,宣布美國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1月27日,特朗普再發行政命令,暫停伊朗、敘利亞、利比亞、索馬裡、蘇丹、也門和伊拉克七個國家的公民入境美國。從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的頻率看,相當『勤政』。
然而這些行政令的實施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旨在廢除並替代『奧巴馬醫改法案』的特朗普新醫改法案遭受重挫,因難以獲得眾議院內多數共和黨人的支持而『胎死腹中』。特朗普退出TPP的決定令其亞洲盟友和其他TPP成員國懮心忡忡,擔懮美國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從而引發亞太經貿格局的一次『大洗牌』。特朗普推出的針對相關國家的『旅行禁令』也命運多舛:不僅1月份特朗普發布的有關法令被法官叫停,而且特朗普在3月初再發的『新版旅行禁令』,也遭到美國夏威夷一名法官的無限期凍結。
不過,此間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執政百日也並非一無是處。特朗普通過向企業施壓,把工作崗位重新拉回美國,以實際行動兌現其競選承諾。4月7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了最高法院大法官尼爾·戈薩奇的提名,這代表著保守派重新在最高法院佔據多數席位,成為特朗普上任以來為數不多的『勝利果實』。
盡管飽受爭議,特朗普對自己的執政業績卻很滿意。他在社交媒體推特中表示:『歷屆總統在上臺前90天裡都沒有取得這麼多的成就,包括軍事、邊界、貿易和執法。』他還指責美國媒體『炮制假新聞,發布假調查結果,故意抹殺他的政績』。
或許僅拿100天的政績來評價一位總統的執政能力有失偏頗,畢竟4年的總統任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想當年比爾·克林頓總統在執政第一個季度的支持率也曾創下55%的『歷史最低紀錄』,但這並未影響其以65%的民意支持率結束任期,創下了二戰後美國總統離任最高支持率紀錄。不過,細心的美國媒體還是習慣於拿特朗普總統與他的前任奧巴馬相比。奧巴馬總統不僅在執政百日之際收獲了63%的支持率,而且還取得了不少成就,包括推動國會通過經濟刺激法案阻止美國經濟進一步衰退,簽署上任以來的首個法案《莉莉·列得貝塔同工同酬法案》等。有媒體指出,反觀特朗普的百日執政歷程,其盡管忙碌,但卻效率不高。
美國《國會山報》刊文分析指出,特朗普從上任伊始就遭受其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政府所謂的『通俄』風波帶來的困擾,此事曾導致特朗普任命的首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邁克爾·弗林在任職25天後『閃電』辭職。特朗普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和推行傳統能源而忽視環保的做法似乎也站在了民意的對立面。諸如此類短板還有很多。
此間有輿論認為,萬事開頭難,或許外界應該給予一心求變的特朗普總統更多耐心。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特朗普的未來執政之路依舊充滿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