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白宮。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行政備忘錄,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審查所謂的『中國貿易行為』,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做法。這一舉動引發各界對美國采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懮。
有分析稱,由於中美經濟依存度相當高,美國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很可能將『反噬自身』,所以雙方在經貿問題上『務實對話』纔是正確方向。
動『私刑』?美或對華發起貿易調查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前稱,為確保『公平和對等的貿易規則』,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動用所有可用的政策選項。這意味著,萊特希澤或將援引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
『301調查』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是因為其潛臺詞在於特朗普政府傾向於將中國的貿易行為視為『非公平』與『不合理』,其最終結果可能是對中國實施征稅、限制進口等單邊貿易制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說,『301條款』具有強烈的單邊主義色彩,美國以前曾對日本、德國都動用過。然而,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後,『301調查』已變得不合時宜,因為有WTO平臺這一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但是,美國並未放棄這一『私刑』。
雖然行政備忘錄不會直接下令貿易代表發起調查,但美方官員預測,作為特朗普貿易團隊中的對華鷹派人物,萊特希澤開啟『301調查』應無懸念。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