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301調查』尚未開始,何以引發高度關注?
301條款分為『普遍』和『超級』兩種做法。超級301條款要求美國政府一攬子調查解決另一國整體對美出口的貿易壁壘問題,常被稱為貿易領域的『核武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面對市場遭到日本產品的蠶食,美國曾啟用『超級』301條款。1989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認為日本在計算機、衛星、林產品方面封閉市場,迫使日本開放相應的國內市場。1994年,對日本產品進入美國征收懲罰性關稅,制裁措施延至1997年。
日本在出口被封堵的情況下,實行了錯誤的國內政策,導致國內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經濟遭到重創,至今未恢復元氣。
對華『301調查』傷害有多大?美國比中國更受打擊
美國發動對華『301調查』,傷害到底有多大?答案是:對中國造成的衝擊不會太大,美國反而會更受打擊。
外界分析認為,美國對華發起『301調查』,其潛臺詞在於美國有可能將中國的貿易行為視作『非公平』與『不合理』,從而對中國實施征稅、限制進口等單邊貿易制裁。
然而,雖然美國市場對中國出口商而言仍然很重要,但伴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出口和投資轉向更依賴服務和消費,美國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相對重要性將繼續縮小。因此即便美國實施貿易制裁措施,對中國造成的衝擊也不會太大。
實際上,在中美經貿合作中,美方是受益的。即便是在美方強調的對華貿易逆差上,也是貿易順差反映在中國,但利益順差在美國,總體上雙方互利共贏。
據中方統計,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9%來自外資企業,61%來自加工貿易。中國從加工貿易中只賺取少量加工費,而美國從設計、零部件供應、營銷等環節獲利巨大。
國際金融協會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一旦美國和中國之間發生『貿易戰』,不僅會損害中國企業利益,而且會損害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分銷商,如美國零售商的利益。
美國的舉動同樣不會利好美國消費者。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曾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商品出口到美國,使美國物價水平降低了1至1.5個百分點。2015年,中美貿易可幫助一般美國家庭一年平均節省850美元以上。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如果美方不顧事實、不尊重多邊貿易規則而采取損害雙方經貿關系的舉動,中方絕不會坐視,必將采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更何況,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中國可采取的反制措施也很有分量。即使中國僅以限制進口美國飛機和大豆回敬美國,後果也將是『破壞性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美國出口的26%的波音飛機、56%的大豆、16%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目的地是中國。
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美國應該認識到『貿易戰』是把雙刃劍,其後果只會『損人不利己』。同時,中國也要努力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總部』,在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進行全球化布局,纔會盡可能降低『301調查』等類似手段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