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網友諷刺稱,『現在美國宣揚國威的方法都用撞了』,『美國都是紙老虎』,『美軍已學會了日本的神風精神』,『多行不義必自斃』。



有網友表示,『美國軍艦別再到南海了,南海就是美軍艦的墳場』,『雷達手和瞭望手都睡死了吧』,『這樣下去,「自由航行」成自由碰撞』。




還有網友稱,『美軍是在打麻將、玩俄羅斯輪盤吧』,『簡直就是個笑話』,『根本就是酒駕』,『期待沈沒,美軍遭到報應了』。












對於美國軍艦在南海附近不斷出事,環球時報評論認為,它們既是孤立的,又存在某種內在聯系。一方面,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可能有些傲慢,覺得各國的船都怕他們,對個頭龐大的商船缺少應有的敬畏,躲避不夠及時,因而一再吃了大商船的虧。
另一方面,美國軍艦在亞太的活動過於頻繁,出事的概率自然會高一些。南海及周邊海域很多年沒打仗了,很多緊張是想象出來的。這一帶是全球商船最密集的海域之一,商船的種類、所屬國籍也最繁多,美軍若要保持在這一海域的頻密存在,就需要與這一帶海上活躍的商船彼此更熟悉,更自如互動,這意味著更大的花費,而美國軍艦在准備不足的情況下從事了大量風險較高的軍事活動。
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胡波表示,兩起事故暴露美國海軍疲態,即部署強度太大,一線官兵受不了。
胡波稱,『麥凱恩』號驅逐艦剛剛結束在南海的任務,大家知道,南海是一個敏感的熱點區域,除了『自由航行行動』,美國海軍還有抵近偵察、軍事演習等任務,單艘艦船的任務多了,對艦上官兵的體力、耐力和精神都是一個考驗,容易出現像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疲勞駕駛』的情況,這次撞船有可能是『疲勞駕駛』造成的。(海外網 朱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