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4年再次進入中國市場,美國牛肉意外遇冷。
8月2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走訪發現,曾以規模化養殖程度最高、物美價廉著稱的美國牛肉,這次市場定價並不低,買的人不多,供貨量也有限。
業內人士稱,品質上美國牛肉並不佔優勢,目前美國出口中國牛肉以冷凍肉為主。而中國進口牛肉已朝冷鮮發展。不過,目前美國牛肉進入市場數量不多,極可能是美方的市場壓力測試。中國市場巨大,美國最終不管是降價還是調整品種,都會讓其牛肉放量進入中國。
14年後再見
美國牛肉曾與中國一別14年。
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以前,美國是中國的主要牛肉進口國。只不過當時中國人對牛肉的需求量微不足道,牛肉行業的市場規模並不大。
2003年底,美國牛肉產品被檢測出牛腦海綿狀病感染,即人們俗稱的『瘋牛病』,中國因此停止了對絕大部分美國牛肉的進口。
這一禁令至今年纔『解凍』。
今年6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稱,從當日起,允許美國牛肉輸華。
這是此前中美兩國30輪磋商達成的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的十大共識之一。中方承諾將不晚於2017年7月16日,允許進口美國牛肉。
今年6月23日,首批驗檢疫合格的美國牛肉通關,在中糧旗下電商首先發售。首批進入上海的美國牛肉包括了西冷、菲力和眼肉冰鮮牛排,都為美國極佳級別。隨即銷售一空。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
圖片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