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國際新聞
搜 索
美國牛肉價高量少賣不動?業內:終將放量上市
2017-08-30 14:27:08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意外高價意外遇冷

  最初的熱鬧過後,美國牛肉的回歸之路出現波折。

  在業內,美國的肉牛養殖規模化程度最高,牛肉也以物美價廉著稱。但此次回歸,從目前看,價格一點不親民。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在某電商平臺,300克美國菲力牛排售價228元,400克美國眼肉牛排開價258元,比南美、澳大利亞等地同級別牛肉貴出不少。

  而在上海麥德龍大賣場,美國冰鮮小黃瓜條牛肉售價190元/公斤,每袋重2公斤以上。美國冰鮮腱子芯售價198元/公斤。美國冰鮮辣椒條售價168元/公斤。一磅的澳大利亞牛肉,價格在70-218元/公斤之間。

  一名超市營業員表示,美國牛肉在超市價位總體偏高,但不至於『高得離譜』。目前來看,買美國牛肉的人不多,進口牛肉中較受歡迎的還是澳大利亞牛肉。

  此外,在市場渠道上,美國牛肉供貨量目前也有限,僅限個別電商和大賣場。

  中國已進口活體牛肉,美國牛肉不佔優勢

  與美國闊別14年的中國牛肉市場,早就不能同日而語。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2003年中國的牛肉進口總額只有1500萬美元,其中來自美國的牛肉進口額佔了1000萬美元。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牛肉進口量達82.5萬噸,金額約26億美元,是2003年進口總額的173倍。

  中國的牛肉市場規模在2010年以後開始呈現出井噴狀態。中經先略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的生鮮牛肉消費規模達到4118.8億元,超過了2010年時的兩倍。這其中進口牛肉也佔據了很高比重。

  量變帶來質變。近5年,大量消費進口牛肉後,中國消費者對牛肉品質越加挑剔。

  因為運輸等原因,進口牛肉大多以冷凍為主,保質期在90天到24個月之間。2017年,中國已有商家從澳大利亞進口活牛,入境後再宰殺,以保證新鮮度。

  『從這點看,美國牛肉品質目前看不出明顯優勢。』美國牛肉恢復進口之初,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常務總經理張春華曾帶隊考察。他們發現,美國牛肉出口大多為冷凍。養殖方式為規模化飼養,加上允許適當使用瘦肉精(當然,在上市前一段時間必須停用,可以通過肉牛自身代謝,而且入境檢查必須是零含量纔准許進入),所以品質優勢並不明顯。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