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際  >  觀察
搜 索
世界周刊?揭秘美國私人軍事公司
2024-08-26 16:37:3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期在巴以衝突和俄烏衝突中,美國私人軍事公司的身影不斷湧現。

  這些西方私營軍事公司是如何發家的?又在美國的新軍事戰略中扮演了何等角色?

  一向神秘莫測的私人軍事公司,也開始進入到公眾的視野。

  美國私人軍事公司介入俄烏衝突

  2024年8月16日,美國私營軍事公司『前線觀察團』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張照片,下面配文『庫爾斯克的伙伴們』。

  《今日俄羅斯》稱,站在中間位置的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曾在阿富汗服役的前美軍傘兵德裡克·貝爾斯。

  圖片地理位置數據顯示,拍攝地是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

  與此同時,『前線觀察團』的官方賬號也發布了其他從庫爾斯克地區拍攝的軍事人員照片。

  今日俄羅斯網站援引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稱,『前線觀察團』照片中的三人都佩戴了藍色臂章,而烏軍士兵進入庫爾斯克佩戴的戰場標志就是藍色臂章。

  這表明美國直接參與了俄烏衝突,也違背了美國總統拜登有關美國不參與『烏克蘭新納粹分子對俄羅斯發動進攻』的承諾。

  據報道,從2022年3月起,美國私人軍事公司『前線觀察團』就多次從波蘭一側進入烏克蘭,為烏克蘭武裝力量培訓士兵。

  如今,美國私人軍事公司又協助烏軍進入『經典意義上』的俄羅斯領土。

  俄羅斯聯邦公眾院官員羅戈夫表示,除了美國,還有來自波蘭和英國等至少有6至7家外國私人軍事公司協助烏軍作戰。

  8月22日,烏克蘭空軍司令奧列舒克發布了使用美國援助的,由波音公司制造的GBU-39炸彈,攻擊庫爾斯克目標的視頻。

  值得注意的是,GBU-39炸彈可以從美制F-16戰機上發射。

  同一天,據俄羅斯媒體Readovka報道,俄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的科諾佩爾卡村的戰斗中消滅了大約60名烏方軍事人員,其中就包括來自『前線觀察團』的美國僱傭兵。

  8月20日,俄羅斯外交部召見美國駐俄臨時代辦霍姆斯。

  俄方強調,所有非法越境的外國『專家』和僱傭兵自動成為俄羅斯武裝力量的合法軍事目標。

  據報道,此次出現的『前線觀察團』於2020年10月15日在美國內華達州正式注冊為一家私人軍事公司,縮寫為FOG,也就是『濃霧』。

  『濃霧』早在2021年便已出現

  這家名字挺神秘的美國私人軍事承包商,最早被世人所知還是在2021年12月21日。

  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俄國防部擴大會議上稱,在2021年12月8日到9日期間,總部設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前線觀察團』成員協助烏克蘭軍方,將一批寫有外國文字的200昇金屬桶運進頓涅茨克地區。

  在卸貨過程中,有4名烏克蘭士兵被裡面的危險化學品灼傷或中毒。

  紹伊古警告說,根據俄國防部掌握的情況,有超過120名美國『私人軍事公司』成員在頓涅茨克活動,正准備『用化學武器制造挑釁』。

  這一指控還出現在俄羅斯外交部網站中。

  2022年3月11日,俄羅斯要求安理會討論美國在烏克蘭進行『部署化學武器承包商』在內的『軍事生物活動』,但遭到美國的否認和拒絕。

  美國僱傭兵被曝與烏極右翼分子關系密切

  《今日俄羅斯》注意到,『前線觀察團』發布的在烏克蘭的活動視頻顯示,早在2020年,就有一批美國僱傭兵加入了烏克蘭極右翼頭目德米特羅·亞羅什創立的准軍事組織『右區』志願營。

  『右區』以『新納粹』行為而著稱。其中的『達芬奇之狼』特種部隊更是臭名昭著。

  盡管『右區』在2022年11月被時任烏克蘭總司令紮盧日內『收編』為『第67機械旅』,但俄烏衝突爆發後,『右區』在該部隊中仍以『兄弟會』的形式存在。

  2024年4月14日,第67機械旅被烏軍新任總司令瑟爾斯基宣布就地『解除編制』。據《烏克蘭真理報》分析,原因之一是這支王牌部隊在經歷巴赫穆特等戰役後已被『打殘』,另一方面是該部隊外來『志願人員』眾多,不聽指揮,難以駕馭。

  據新媒體網站VICE報道,前線觀察團創始人貝爾斯的『引路人』是2018年被英國情報網站『貝鈴貓』定義為『新納粹』分子的亞速營成員瓦迪姆·巴拉克。

  巴拉克近年來一直是『亞速納粹分子』的形象代言人。

  『前線觀察團』也因為『支持納粹』而在美國國內飽受批評。

  8月2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警告說,庫爾斯克核電站可能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俄羅斯總統普京:敵人昨晚試圖攻擊庫爾斯克核電站。我們已經通知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他們承諾自己派專家來評估情況。我希望,最終他們也能做到這一點。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2個月前,曾經在烏克蘭擔任美國私人軍事公司『教官』的克雷格·朗剛被引渡到美國,為自己身犯的多宗『國際罪行』准備接受裁決。

  而朗曾聲稱要『炸毀核電站』,被美國聯邦調查局以『潛在恐怖分子』進行跟蹤。

  據報道,身份是美軍布利斯堡基地『逃兵』的朗在2015年就來到頓巴斯參加了『右區』,一度被西方吹捧為『蘭博式』的戰爭英雄。

  克雷格·朗:我來到烏克蘭是為了幫助烏克蘭人民。

  與恐怖主義關系密切的美國僱傭兵

  然而,朗在『極右翼』和『新納粹』環境『熏陶』下,正變得越來越極端。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從2016年起,朗就通過社交網絡,與駐紮在美國堪薩斯州萊利堡的美國陸軍一等兵賈裡特·史密斯串通,密謀從事制造『大型汽車炸彈』炸毀CNN總部,暗殺美國民主黨政治新星、前黑客組織『死牛崇拜』成員貝托·奧羅克(Beto O」Rourke)等恐怖活動。

  2018年4月,已回到美國的朗,伙同在烏克蘭『右區』同樣擔任僱傭兵的美國退伍軍人茲維費爾霍夫,謊稱出售武器,連開63槍,殺害了前來購買槍支的洛倫佐夫婦,隨後又潛逃回了烏克蘭。

  荷蘭海牙『國際反恐中心』研究員卡珀-雷卡韋克認為,這些只能在戰爭狀態下生活的西方『職業僱傭兵』群體是美國『失意男孩』(Lost Boy)一代的代表,他們正走在與『伊斯蘭國類似的老路上』。

  事實上,大打冷戰、掀起顏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的美國,正是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崛起的始作俑者。

  而當年的拉登,也正是按照美國方式招募恐怖分子進行培訓,並對美國本土實施打擊的。

  2019年8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警方搗毀了一個正密謀發動恐怖襲擊的美國本土新納粹團體『基地』。

  私人軍事公司在美遍地開花帶來『反噬效應』

  令美國尷尬的是,這個美國本土的『基地組織』,卻使用了『亞速營』的『狼之鉤』符號。

  而這種『反噬效應』,離不開美國私人軍事承包商的『反向傳播』。背後的推動力是『流量』和商業利益。

  打開『前線觀察團』網站,除了耍酷的照片,撲面而來的是滿滿的『帶貨味』。

  網站重點推介的『戰術裝備』等『硬貨』經常缺貨,以體現『神秘』定位。

  與經常在真人秀節目中親自表演生吃毒蟲的『貝爺』英國前特種兵貝爾不同,『前線觀察團』的創始人貝爾斯相對低調。

  2021年5月,貝爾斯來到頓巴斯地區。據介紹,『前線觀察團』除了發布視頻,還致力於打造『流行的軍事生活方式』。

  他們在亞馬遜網站的商鋪琳琅滿目,儼然成了戶外服飾『潮牌』。

  美國私人軍事公司

  ——白宮『不能說的秘密』

  然而,在掙『小錢』的背後,還隱藏著更大的『商機』,那就是『前線觀察團』所說的『軟貨』——『軍事諮詢服務』。

  這通常被解讀為向衝突地區『派遣僱傭兵』和提供軍事訓練。

  而在軍事承包商領域,『硬貨』往往暗指大型『軍事裝備』。

  《今日俄羅斯》引述知情的准軍事組織的話說,『前線觀察團』更像一個能拉攏各種資源的『松散的組織』,它吸收美軍精英人士,在拉斯維加斯等地定期聚會,包括陸軍游騎兵、僱傭兵、戰斗應用組、空降部隊、三角洲部隊、海豹突擊隊等,並且在很多產業都有『人脈』。

  2023年10月18日,白宮官方賬號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發布了一張拜登在以色列與美軍『三角洲特種部隊』握手的照片。

  這張照片揭開了美國直接插手巴以衝突的內幕,並且暴露了特種兵的面部信息,堪稱一場『公關災難』。

  白宮隨後火速刪帖,並在第一時間道歉。

  但在11月1日,據《紐約時報》披露,負責特種作戰的助理國防部長克裡斯托弗·邁爾聲稱,美軍已經派遣『特種部隊』抵達以色列。

  《紐約時報》引述『匿名官員』的話說,美國除了派遣『數十名突擊隊員』外。還派遣了一些『其他部門』的專家,一起與以色列軍隊合作。

  就在當天,『前線觀察團』在社交媒體『炫耀式』地發布了一張打開三角洲特種部隊裝備包的照片,標注地為以色列特拉維夫。

  這張照片迅速作為美國特種部隊參與了以色列在加沙與『哈馬斯』作戰的證據,而被廣泛傳播。『美軍參與屠殺巴勒斯坦人』似乎也成為『實錘』。

  盡管隨後美國媒體紛紛『闢謠』,說這不是真正的美軍部隊,而只是『前線觀察團』的『植入式廣告』。但鑒於美國通常借助私人軍事公司作為『白手套』展開『黑色行動』,此舉更有美國人自己揭開了『不能說的秘密』的意味。

  披薩賣得好=美國正在策劃軍事行動?

  如果食物會說話,它能告訴你什麼?

  2024年8月3日,美國紐約州前州議員本·蓋勒發帖說,昨天晚上九點,離五角大樓最近的一家披薩餅店突然出現訂單量『爆棚』的詭異事件。

  『披薩指數』來源於華盛頓達美樂披薩餅店老板弗蘭克·米克斯的統計,指的是每當策劃重大軍事行動時,五角大樓和白宮通常要加班,這樣會在晚上9到10點出現『披薩訂購高峰』。

  1998年12月16日,時任美國民主黨總統克林頓正因『拉鏈門』丑聞面臨彈劾,為了轉移矛盾,突然對伊拉克發動『沙漠之狐』行動。

  在前後三天時間裡,白宮工作人員共吃下米克斯店裡價值3100美元的披薩,是日常量的6倍。米克斯對此形容為『披薩門危機』(Impizzament Crisis)。

  『披薩門危機』為何重現華盛頓?在一些美國媒體看來,這意味著大批『軍事商人』和利益相關者又忙活起來了。

  僅僅幾天後,美國私人軍事公司人員就出現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似乎部分給出了答案。

  美國總統拜登:這給普京帶來了真正的麻煩。我們與烏克蘭人員有直接接觸,持續接觸。這就是當事件被激活時,我要說的一切。

  此前的6月25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4名知情的美國官員透露,拜登政府正考慮批准將美國軍事承包商部署到烏克蘭。美官員表示,一旦獲得批准,相關政策很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生效,並將允許五角大樓向美國公司提供在烏克蘭境內工作的合同,這將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首次。

  美國僱傭兵或作為『武器維修師』介入俄烏衝突

  據報道,有了『正式合同』的美國軍事人員的身份,很可能是『武器維修師』,這樣他們就可以直接在烏克蘭接觸美制『高價值武器』,這無疑是筆『新風口』上的『大生意』。

  此前,拜登曾堅定表示不會向烏克蘭派遣美軍,如今,美國自己劃出的『紅線』不斷被突破。

  8月4日,疑似由丹麥空軍提供的美制F-16戰斗機首次亮相烏克蘭,背後就有包括私人軍事公司在內的美國『軍工復合體』的推動。

  然而,這些價值上億的『高端裝備』如何使用,如何進行相關培訓,北約內部爭論不休。

  事實上,美國『換皮』暗中派遣軍事人員下場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過各種私營軍事公司,將軍事人員包裝成所謂的志願者或直接為烏克蘭軍隊提供技術培訓服務,以達到撇清自身的目的。

  『黑水』

  ——美國私人軍事公司濫殺無辜的代表

  普林斯:美國說允許承包商或者維護人員、服務人員去處理復雜的系統。

  埃裡克·普林斯,美國『黑水保安公司』創始人。

  2007年,『黑水公司』僱傭的四名保安在巴格達納蘇爾廣場射殺平民,造成14名手無寸鐵的平民死亡,至少17人受傷。

  這使得『黑水』長期成為美國私人軍事公司在戰亂地區濫殺無辜的『形象代言人』。

  2014年12月,美國聯邦陪審團曾判決『黑水』保安有罪。但在2020年12月22日,四名被告均被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赦免。

  聯合國僱傭軍問題工作組主席阿帕拉茨表示,『赦免黑水合同承包者是對正義以及對納蘇爾廣場大屠殺受害者及其家庭的一種冒犯。』

  然而,通過低調發展和一系列資本運作,如今的『黑水系』投資人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改名為Academi的黑水公司被康斯特利斯(Constellis)集團收購。該集團目前已是行業巨頭。

  美國《商業周刊》披露普林斯曾一度『退隱江湖』,但近期普林斯再次露面,似乎找到了新『賽道』。

  普林斯:我們的空中業務有73架飛機,都是我們自己擁有和運營的。沒有其他國防承包商願意把錢投入到飛行領域,特別是在熱點地區。

  更多衝突更多利潤也催生更多『黑水』

  此前的4月11日,據挪威Nettavisen網站報道,美國已經批准了挪威向烏克蘭轉讓22架F-16戰斗機的請求。而之前挪威已與美國私人軍事公司『德拉肯國際』達成出售12架可正常飛行的F-16戰斗機的交易,如今這12架飛機將直接轉給烏克蘭。

  那麼,這個新冒出來的『德拉肯國際公司』又是何方神聖?

  2024年8月21日,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展示了即將執行『北極星黎明』和『國際空間站-9』(Crew-9)任務的龍飛船太空艙,這兩個任務將分別定於8月26日和9月24日發射。

  耐人尋味的是,此時正值美國宇航局即將決定是否使用『龍飛船』,將被困國際空間站的兩名宇航員送回地球的關鍵時刻。

  此前,被困太空的美國宇航員乘坐的是由波音公司制造的『星際客機』飛船,波音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軍火商之一,也是意進入軍事領域的馬斯克的競爭對手。

  而此次執行SpaceX『北極星黎明』發射任務的『太空指揮官』,是馬斯克的好友、美國億萬富翁賈裡德·艾薩克曼。而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美國私人軍事公司『德拉肯國際』的老板。

  據報道,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雷克蘭市的德拉肯國際公司創辦於2012年,該公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戰斗機機隊。而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聘用訓練有素的戰斗機飛行員,為美國空軍訓練學生飛行員。

  2019年10月18日,美國空軍空中作戰司令部宣布向7家私人軍事公司授予價值64億美元的合同,名為『假想敵計劃』,其中就包括『德拉肯國際』。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2022年2月10日,一架法國達索幻影F1訓練戰斗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附近墜毀。而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記錄顯示,飛機隸屬於一家名為『空中戰術優勢公司』的私人軍事公司。當時正為美軍提供對抗性訓練演習。

  根據『假想敵計劃』,這類演習由美軍退役飛行員扮演『侵略者』假想敵部隊,與美軍現役飛行員進行空對空對抗。而『侵略者』飛機通常由私人軍事公司提供。

  在分析人士看來,美軍創立『空中僱傭軍兵團』,背後是私營軍事公司豐厚的利潤。

  2018年,美國海軍就向『空中戰術優勢公司』頒發了一份為期五年,價值1.068億美元的訓練合同。2020年,該公司再次獲得一份來自美國海軍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價值4.41億美元的練機合同。

  這也說明,美國的私人軍事公司正從只出提供廉價人力資源的『低端外包』,向提供高科技的『高端外包』迅速進化,開始與雷神、波音等傳統『軍工復合體』成員『掰手腕』。

  然而,不變的是美國私營軍事公司的定位,他們理論上是並不隸屬於美軍的『影子部隊』。在美國積極推行『戰爭私有化』和『代理人戰爭』等新軍事戰略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給世界和平帶來新的陰影。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