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軍費4%,但對國家安全影響極大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稱,特朗普之前的三任美國總統中,小布什是表現最好的援助者。在其任內,華盛頓開啟了以美國為首的抗擊艾滋病和瘧疾的行動,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冷戰期間,對外援助作為實現美國冷戰目標的工具,在支持反共國家內部穩定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孫明霞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隨著冷戰結束和美國國內對援助效果的不斷質疑,對外援助作為美國外交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其間援助機構還經歷過撤並風波。小布什上臺後,大幅增加對外援助數額,增設援助機構,而且提昇其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在2002年出臺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小布什多次提到發展的字眼。
『對美國來說,削減對外援助預算節省下來的資金微乎其微,但對全球各地眾多窮人的傷害是巨大的。』聯合國高級顧問、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傑弗裡·薩克斯在《波士頓環球報》撰文說,在聯邦預算中僅佔1%,不到國民收入0.25%,不及所有軍費支出(包括國防部支出、情報機構支出、核武器項目、老兵支出等)的4%……然而,此舉將使美國遭受重創,這不只是這個國家的靈魂和道德標准的問題,還將破壞就業崗位和國家安全。正如國防部長馬蒂斯擔任中央司令部司令時所言:『如果你們不給國務院充分撥款,那麼我就需要購買更多軍火。』許多美媒提及,國防、外交和發展(開發)是國家安全的三大支柱,『縮短這三條腿中任何一條都將嚴重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就應對各種挑戰而言,對外援助發揮的作用不比軍事行動小。』曾在2014年至2017年任美國國際開發署中東局副助理局長的莫娜·亞庫比安認為,『21世紀的危機很復雜,這些問題沒有單獨的軍事解決方案』。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說,特朗普聲稱目前的國家安全第一要務是摧毀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美軍在打擊該組織的軍事行動中衝鋒陷陣,但在被解放的地區,發揮關鍵作用的是美國國際開發署、聯合國等』。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約瑟夫·沃特爾曾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強調,在中東地區,重建、人道主義救援、政治和解等工作必須隨著軍事行動得到相應的進展。這些地區只有恢復穩定、防止權力真空的再現,纔能減少美軍需要再次回來抗擊『伊斯蘭國2.0』的可能性。以教育為例,美國國際開發署等機構正在幫助確保敘利亞難民的孩子能夠接受教育,這樣纔能讓這些兒童不會陷入絕望,再次萌發極端主義思想,『這種做法不僅符合道義,也十分聰明』。